第1828章敏感時期
燕京確實如許一山預料的一樣,出現了非常敏感的事件。
事件起源來自于胡進的紅色樣板戲進京。在接連演出兩天后,演出被緊急叫停。
胡進將樣板戲送進大會堂表演的計劃破產,被迫停止。據說,燕京的某位重要首長斥責胡進的樣板戲目的性太強,樣板戲的內容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的需要。公開演出樣板戲,極易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所有的人都明白,胡進的樣板戲進京,確實具有極濃的政治意味。他這是公開逼宮,畢竟,紅色主題在華夏國是一種圖騰,是一種精神的寄托。
反對紅色主題,就是背離了初衷。
胡進希望紅色浪潮再一次席卷整個華夏大地,從而烘托出背后的他。
演出被叫停,胡進自然不甘就此罷休。畢竟,他不是獨自為戰。在胡進的背后,有一股非常強大的政治力量,在保護著他奮勇前行。
燕京在紅色樣板戲演出事件上形成兩股對立的力量。一方態度堅決,停演,撤走演出隊伍。所有新聞資訊干凈徹底刪除有關演出的報道,不留絲毫痕跡。
另一方據理力爭,堅持紅色主旋律不能被遏制,打壓。誰反對紅色樣板戲演出,誰就與紅色主題對立。
于是,燕京的輿論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個聲音在嚴厲批評。另一個聲音在宣揚和鼓動紅色主旋律帶給人民的精神力量。
社會面跟著出現了兩極分化。一些曾經從當年歲月走過來的一代人,紅色樣板戲似乎喚起了他們沉睡的記憶。他們很快便將自己狂熱地融入到了這股突如其來的紅色浪潮中。
但是,在知識界,文藝界,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真正的知識分子站了出來,反對和喝止這股浪潮蔓延。他們痛心地指出,如果讓這股紅色浪潮再一次席卷華夏大地,整個華夏將再一次陷入巨大的劫難漩渦當中。
一時之間,支持贊成與反對批評,兩種不同的聲音在華夏上空激烈地交鋒起來。
政界無可避免地被卷了進去。
陸書記進京開會,不得不面臨艱難抉擇。
“一山,大風大浪起時,心情一定要平靜。”陸書記叮囑他道:“堅持自己吧。”
許一山沉默了好一會,才小聲問道:“陸書記,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按理說,許一山不應該問出這樣幼稚的話來。特別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因為陸書記的表態,決定著他的立場。
陸書記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反問了他一句,“你有什么看法?”
許一山苦笑道:“我覺得,胡進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路走歪了。我們確實不能拋棄紅色主旋律,但紅色主旋律應該只作為方向,而不應該被利用為政治手段和武器。”
“梁國明看來比胡進穩重得多。他審時度勢的能力,胡進只有望其項背啊。”
“聽說,他在山城的紅色基地被封存起來了。”
陸書記沉吟好一會,突然問道:“一山,你怎么把他們兩個聯系在一起說呢?”
許一山嘿嘿笑道:“我估計啊,燕京現在應該就是胡梁之爭吧。”
陸書記緩緩嘆口氣,掛了電話。
這一夜,許一山再難入眠。
胡進拿中部省做試點,他的紅色樣板戲首演地選在中部省,一度引起一股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