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8章外號風波
許一山上任桔城第一次市委常務擴大會議在不同的聲音中結束了。市發改委主任曲球帶頭在會上發難,質疑許一山將半導體項目挪去衡岳市,是典型的幫衡不幫桔的行為。
曲球的質疑,由此引發與會領導對許一山有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直接點明,半導體項目就是這段時間才確定落戶衡岳的。而這段時間恰好是許一山落實上任桔城市委書記的時候。
也就是說,半導體落地的時候,許一山已經是桔城的一把手了。
盡管許一山在會上自嘲,自己做了一件吃里扒外的事。也正因為他的自嘲,這頂帽子還真落實在了他的頭上。
車軍氣憤跑來許一山辦公室,一進門便大聲說道:“許書記,現在外面一些人給你取外號,污蔑你。我建議,必須要剎住這股歪風邪氣。凡是在背后議論領導的,一律紀律處分,嚴懲不貸。”
許一山笑瞇瞇道:“同志們喜歡取外號,就讓他們去取。其實我們每個人,誰沒個外號?我記得我小時候就被叫做‘山伢子’。外號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大家高興,取就取了。”
車軍猛烈搖頭道:“不行,這是對領導權威的侵犯,對領導人格的侮辱。必須嚴肅處理。”
許一山笑問道:“他們給我取了個什么外號啊?”
車軍遲疑了一下,苦笑道:“算了吧,你還是不要知道了好。我已經安排下去了,決心從源頭查起。找到源頭后,我要讓他知道給領導取外號的厲害。這股歪風不剎,今后領導還有什么權威可。”
許一山道:“群眾給我取外號,是因為他們對我工作的不滿。只要我把工作做好了,外號也就不存在了。你現在就算找出來這個給我取外號的人,又能怎么樣?真去處分人家?師出無名嘛。”
常委擴大會議結束之后,許一山頭上便被一頂“吃里扒外”的帽子罩住了。這件事許一山并非毫不知情,秘書和司機都給他反映了這件事。他們比車軍還要氣憤,司機甚至表示只要找到這個取外號的人,他會上去掌他的嘴。
許一山制止了他們的沖動,他對取外號這件事顯得云淡風輕,似乎毫不在意。
半導體項目落戶衡岳,是他一直在謀劃的“新衡岳”計劃。他曾經考慮過讓項目落地桔城,但最終否決了。原因在于他認為作為省府所在地的桔城,工業、科技的發展,都不應該是桔城的主流發展方向。
桔城是中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桔城的歷史使命就不應該局限在工業和科技的發展上。他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究竟要將桔城定位為一個什么樣的城市。
衡岳定位為制造之城,如今加上一個半導體產業,原來的制造之城將變為科技制造之城。一個融合了現代高科技產業的城市,才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才有競爭的優勢和實力。
如果桔城走一條與衡岳相同的道路,那么在資源整合上,城市建設上都會出現浪費和重復建設。桔城必須要在強手林立的社會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
開完常務擴大會議之后,許一山這邊再沒動靜。
整整兩個星期,他一天都沒停歇過,帶著司機和秘書將桔城走了一個遍。
他所到之處,第一件事就是調查了解當地的產業結構,人口結構和主要的社會經濟形態。兩個星期下來,他粗略掌握了桔城問題所在。
容海主政時,城市發展由于受地域的限制,桔城采取了向鄰近地區割地合并的方式。容海主政桔城五年,他已經從其他地市割來了半個老桔城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