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的商戶,還有游人,以及全國各地來淘寶買東西的顧客們。
這個集會叫,開泰年集。
一年一次。
相當的熱鬧。
一般都是年中旬左右,在京郊舉辦。
姜海這次就是來參加年集的,他是代表南楚府的鐵柱鐵匠鋪來的,今年,鐵柱鐵匠鋪規模大了,名氣大了,難得接到了年集的邀約,給了他們年集的一席之地。
所以,姜海會來。
姜海在信上寫了,等年集結束之后,就會進京,來面見姜明月,給她請安。
姜明月哪里等得住?
她決定去年集上先看姜海這小子,她對年集也有點興趣。
前世,她也參加過幾次年集,那真正是熱鬧,人山人海,貨品齊全,這個世界上的你能想象得到的奇珍異寶,里面都有。
每年年集地址都是一個地方,提前一個月,都會有官兵派過去清理場地,保護治安,哪里還專門建有酒樓茶肆客棧,一年光做那幾天的生意,就夠養活他們一年。
她想去年集里買些珍稀的草藥種子,好些珍稀的草藥種子,因為氣候原因,大景國都種不活的,她有神奇空間,理應好種。
如果種活了,那就比人參還要值錢了。
還有珍稀的水果種子什么的,也可以搜羅一些。
京城里的達官顯貴們,都愿意重金買這些東西,姜明月感覺她開醫館賺不了什么大錢,現在多是窮苦人家來找她治病,她不忍心多收費,遇上可憐的,心一軟,就免診費不說,還送藥材。
想賺錢還得發展一下副業。
……
姜明月拿著信,算了算日子,信在路上走的時間長,開年集的日子就是幾天之后了。
晚上回到戰國公府里。
吃飯的時候,姜明月和老太君說了她收養的兒子來京的事情。
老太君也很高興。
“雖然是你前夫的養子,但是你收養了他,想必他還是個好的,你認他為兒子,那也就是我的外孫子,帶他來府里走動走動……”
“好的,外祖母。”
大夫人在旁邊道,“你說這小子,年紀這么小,就能受大任,代表主家來參加年集商會,應該是個人才,對了,年集商會可熱鬧了,好多年我都沒有去過了,要不,今年我們陪你外祖母一起去年集商會逛逛?比廟會還要熱鬧多了,咱們帶上你大嫂子,浪哥兒,玉安他們一起去看看,讓娃娃們也漲漲見識……”
老太君原本高興的,聽聞大夫人的話,笑容淡了下來。
“還是不了,年紀大了,不湊這個熱鬧了。浪哥兒,玉安他們還小,人多了容易走丟,明月要去的話,到時候,讓夜夏帶她去,據說年輕人去得多,有意思些。”
大夫人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連聲說好。
小姑子司馬清清就是出去看燈會走丟的。
越是這種熱鬧的場合,老太君聽了就會下意識地不高興,有些排斥。
是她多了。
姜明月笑,“成,到時候,我邀請二表哥與我一道同去。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我都買回來孝敬外祖母。”
***
離京城不遠處的官道上。
有一條條,長到看不到邊際的商隊馬車,正望京城的方向行駛。
全都是來趕大景國一年一度的京郊年集的。
大景國只要著名一點兒的商會與大商家,差不多都趕了過來。
這是一場貿易的盛會。
有的別國的大商會都會慕名來參加。
這一條商隊是從南楚府里來的,十分浩蕩。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