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會舞臺上升降演員很正常。
但大家卻沒想到,斗寶大會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亮寶。
再結合邢舒雅的魔幻般的配合,頓時引起全場歡呼。
唰——
音樂停止,全場燈光突然熄滅。
觀眾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緊接著,一束射燈打在金磚墻壁的最右端。
音樂再次響起,邢舒雅輕舒藕臂抓住金黃綢緞的一邊,緩緩向左拉開。
燈光隨著邢舒雅的手臂慢慢向左移動,大屏幕上馬上出現一個古樸的畫卷。
小溪旁邊的大路上一溜駱駝隊,遠遠的從東北方向走來。
五匹毛驢負重累累,前面的馬夫把領頭的牲畜趕向拐彎處的橋上,后面的馱夫用馬鞭把馱隊驅趕向前。
小橋旁一只小舢板栓在樹蔸上,幾戶農家小院錯落有序地分布在樹叢中。
幾棵高樹枝上有四個鴉雀窩,看起來與鴉雀筑窩方式與高度別無二致。
打麥場上有幾個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時脫粒用的,此時還閑置在那里。
羊圈里有幾只羊,羊圈旁邊似乎是雞鴨圈,仿佛圈里飼養了很大一群雞鴨,好一幅恬靜的鄉村圖景。
繼續下去,畫面已是農業與商貿的接合部。
右上面是一隊接親娶妻的隊伍,徐徐的從北邊拐過來,后面的新郎官騎著一匹棗紅馬。
馬后面是一位挑著新娘嫁妝的腳夫、馬前一人抱著新娘的梳妝物品盒。
迎親隊伍后面茶館邊的一家農舍飼養著兩頭牛。
雖然迎親隊伍招搖過市,但兩頭牛卻無動于衷。
它們還是悠哉游哉的反芻著,遠處田里的禾苗正在茁壯成長,農夫正在為禾苗澆水施肥。
南邊一家兩口出行,雇傭了兩頭牲口及馱夫,還有一個腳夫挑著他倆出行所需物品徐徐向東南方向走去。
茶館前街道正對面一個酒店,由于不經營早點所以才遲遲的撐起招攬顧客的旗幡。
酒店開在散裝貨運碼頭,生意自然很興隆,只是客人正在忙生意,還不到吃飯喝酒的時間。
碼頭上貨主正在清點要發某地的貨物,碼頭工人正在把運來的貨物堆碼起來,準備根據運貨地點遠近,適時安排裝卸,正所謂是先上船后起坡。
另一條船也正在卸貨,在這一、二百年樹齡的大樹枝葉縫隙中,可以看到粗大的帆桅及繩索,也應是六、七十噸左右排水量的大船了。
酒店與茶館之間的街道中間,有一個正在喊一位打卦算命的先生。
可能要他測算一下什么事情,是婚姻、家庭還是生意,算卦先生聽到來了生意,輕快的腳步可見他的喜悅之情。
往街里邊看過去,一家包點店的人與一位挑擔買賣人正在談事情。
仿佛能聽到他們在對話,明天還點什么油鹽醬醋之類東西和什么時候結賬之類話語。
再過去又是幾家店鋪字號,又是一條大道伸向遠方并有行人騾馬行走
一點點,一幕幕畫面的特寫鏡頭出在大屏幕上,觀眾們驚訝,老貨們完全驚呆了。
“這是,這是《清明上河圖》?”
安靜的觀眾席上,突然傳出一聲尖銳的叫喊。
隨著這聲叫喊,場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沒錯!”
“就是《清明上河圖》。”
“哇塞!”
“你們看畫面上的人物,是靜似動栩栩如生,仿佛活過來一般。”
“好美的場景,好壯觀的畫面啊”
畫面展開一半,全場燈光再次點亮。
斗寶臺上的一切盡收眼底。
人們驚訝的發現,這并不是畫卷,而是不可思議的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