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幾個月,這走向,跟自己計劃的低調茍著有點出入,但是收獲了兩張獎狀,再加上眼前這些戰利品,簡單也不算失望。
她也沒有多高的要求,茍著,也只是想能好好的活著。
心情好,看什么都順眼。
當然,懶起來也更有理由了。
這好事,慶祝一下,很正常吧不過分吧
放上炕桌,進基地端出來一大鍋火鍋,底湯翻滾著,香氣在小屋里散開。
簡單也不糾結,什么牛肉片,羊肉片,什么海鮮,丸子,各種時蔬,菌菇,什么地瓜片,在她身邊擺了一圈,再加上她喜歡的蘸料,啊嗚一口下去,滿意的瞇起了眼。
她自己就哼哼起來,
"哎,這小日子,沒的說,太美啦!嗯,好吃好吃!"
京城,朱艷和陳紅軍再次收到了簡單的郵包。
朱艷拎回家,婆婆已經有點見怪不怪了,
"這又是你認那妹子給郵過來的"
當時換票,那份工作,他們都是知道的,后來幾次郵東西他們也都清楚,朱艷給郵的布頭甚至還有他們的幫忙,就是因為從頭到尾都清楚,這會這心里更是熨帖。
"嗯呢,還挺沉,我差點沒拿住。
這個是先郵的,路上耽擱了幾天,結果跟后面郵的倒是一起到了。"
"上兩回郵了那些山貨,那可都是好東西,可幫了咱們家大忙了,這又給郵這么多啥東西來"
五分鐘后,婆媳兩個看著桌子上的東西發呆。
"艷兒啊,這個我認識,這是豆包,那塊,是肉吧"
該說不說,雖然快過年了,但是城里的供應也并沒有好轉很多,畢竟這一年農民都是苦的,也沒收上來什么好東西,自己填飽肚子都難呢。
農民按國家規定的數額,上繳一定數額的糧食,用于調劑和補助城鎮居民,這就是歷史上的公糧制度。
說白了,城里的供應,一部分是上級的調配,另一部分,是農村的公糧變相的補助。農村都受災嚴重,公糧自然是受到不小的影響,城里的供應幾乎是不時的就斷了。
這會看著這一大塊凍的實誠的肉,朱艷婆婆都不敢相信。
其實,朱艷也是驚訝的,
"是吧"
那豆包也是實打實的糧食,別說今年,就是前幾年年景好,吃到的機會都不多呢,誰能想到今年居然還能吃到
翻出來塞在肉里的信,朱艷快速掃了一遍,心里就有了數,
"媽呀,我這妹子能耐了,還敢打野豬這是分給她的野豬肉。
這豆包也是她包的....."
"你不是說,她什么都不會嗎"
朱艷也懵了,
"是啊,走之前那小身板瘦的,走到都打晃,一陣大風就能把她吹倒了,這才幾個月啊"
朱艷婆婆猜測著,
"你給她找的哪個屯來著"
一說這個,朱艷就皺眉,
"我是找人給定的柳家屯,在那邊也算是個好地方,地多,收成好,起碼能吃上飯啊。
誰知道剛到地方,就被人給換了,還給她換去了最窮的劉家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