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轉眼,兩人又是連對了三句。
華夏古典詩歌文化無比燦爛,幾千年來也造就了無數經典的詩歌。
而因為詩詞舒情,往往很多古詩都極具的浪漫。
于是在這一些詩里面,關于雪,關于花,關于梅,關于酒之類的詩便不時出現在我們眼里。
同時,這也是飛花令能夠一直吸引這么多人的原因。
正是因為有華夏這么燦爛的詩詞文化,飛花令才顯得那樣的別致。
不過,哪怕如此。
當兩人爭鋒相對瞬間幾十句有關于酒的詩脫口而出之時,仍是止不住的震驚無數人。
"我現在才發現我們華夏古詩文化的博大精深。"
"是呀,現在多少首了,兩人還沒有分成勝負。"
"好像20多首了,我不記得了,也有可能30多首了。"
兩人對得越久,現場觀眾越是激動。
對到后面,往往兩人每次念出一首帶有酒的詩后,現場眾人都是紛紛鼓掌。
特別是那一些大眾團的參賽選手,雖然他們并沒有機會參加飛花令,但他們在對詩的時候自己也在思考一些有關于酒的詩。但他們不管怎么思考,比起現場兩人,他們都是暗自搖頭,自己上場恐怕支撐個幾輪,就要敗下陣來,哪里能夠如現在一樣幾十輪仍不見任何停歇。
"嘖嘖,這個陳更簡直人才呀。"
一邊對詩,莫白暗自咋舌。
他能對這么快,完全是腦海里面有一個系統。
可是,眼前的這個陳更,完全是憑記憶力,憑臨場發揮。
如果不是知道系統具有唯一性,莫白還真想問一下,你腦袋里是不是也有一個系統。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正想著,不自然間,莫白又與陳更對了三首。
待陳更又是一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鬼使神差的莫白卻是接了一句:"御劍乘風來,除魔天地間,有酒樂逍遙,無酒我亦癲。一飲盡江河,再飲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劍仙。"
只是,接完這一首詩,莫白暗叫一聲,壞了。
念錯了。
是的。
這一首《酒劍仙》其實是前世游戲《仙劍奇俠傳》里的一首詩。
當時酒劍詩教"李逍遙"武功的時候,念的也正是這一首詩。
只是,這一首在前世只是游戲里的一首詩,在這個世界自然是沒有的。
而如果沒有,那么,按規則莫白就要輸掉比賽。
正在莫白以為主持人會叫停莫白時,沒想到,主持人董清沒有半點反應。
當然,不只是董清,兩位教授亦是沒有半點反應,甚至是陳更仍是接了一句:"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我靠,什么情況"
這也能行
弱弱的,莫白看著陳更,又看向了主持人。
隨后,莫白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哈哈哈,董清,陳更,還有兩位教授都被這一次的飛花令比得蒙了。哪里還能分辨得出莫白這一首詩是前世的,還是這個世界的。"
"況且,這一首詩寫得本來就好。雖然董清也很有才華,兩位教授更是厲害。陳更亦是擁有幾千首的詩詞儲備量。但哪怕如此,華夏詩歌文化太過于燦爛。哪怕就是他們,窮盡一生也未必能背得出華夏所有的詩詞。"
不用說,莫白隨口說出的一首這個世界沒有的詩,他們半分也沒有懷疑。
或者他們也知道這首詩自己沒聽過。但沒聽過就沒聽過,自己沒聽過的詩太多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眼看系統里面關于有酒的詩越來越少,莫白想也不想,直接念起了李白的詩。
雖然這個世界沒有詩仙李白,也沒有詩魔白居易,同樣沒有詩豪蘇軾……但沒有就沒有,反正這會兒一眾看客包括所有人都不可能知道自己念的是一首什么樣的詩。而且,哪怕就是知道莫白念的詩他們沒學過,沒聽過,也沒看過。亦不可能懷疑莫白,只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