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聰十年三月廿二,外藩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貝勒齊聚盛京,承認皇太極為汗,并奉上"博格達徹
辰汗"的尊號,其意為"寬溫仁圣皇帝"。
數日后,都元帥孔有德、總兵官耿仲明、尚可喜等各率所屬官員請上尊號稱帝。
四月初五,內外諸貝勒、滿洲、蒙古、漢軍百余人聯合請上尊號稱帝。那日大殿之上,多爾袞代表滿
洲捧滿字表文,科爾沁土謝圖濟農巴達禮代表蒙古捧蒙古字表文,孔有德代表漢官捧漢字表文,分別率群
臣跪讀表文。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接下來的一切已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稱帝之日正式定在了四月十一。
這日四更天剛過,原該正在齋戒中的皇太極突然跑到我屋里來,強行把我從床上拖了起來,硬逼著我
給他穿衣。我先還迷迷糊糊的云里霧里,到得后來,見他身著朝服的站在窗下,炕桌上的燭臺搖影,將他
的英氣迫人映照得一目了然,舉手投足間自然而然的帶出一股威嚴冷峻的帝王氣息。
漸漸的,我手指發顫,竟是不能自已的捂住自己的面頰,流淚啜泣起來。
皇太極慌了神,忙把我抱到床上,緊張的詢問我。我只是怔怔的看著他哽咽流淚,說不出話來。
"真是急死我了!"他生硬的繃緊了身子,用手托著我的下巴扳起我的臉,疼惜的替我拭去淚痕,"
怎么了難道你不替我高興么"
"我當然……替你高興!我這是……喜極而泣!"我一把吊住他的脖子,亦哭亦笑的摟緊了他,"你
終于要稱帝了,你終于要成為大清的皇帝……"
我等待這一刻,已經太久、太久……久到以為這只是個我窮其一生也無法等來的美夢,卻在這一刻,
夢境成真,終于被我親眼目睹到了。
"悠然!"他緊緊擁住我,托著我的腰將我從床上抱了起來,帶著我瘋狂的旋轉,"是的!我要稱帝
了!我要做大清國的皇帝!而你……將是我大清國的皇后!我愛新覺羅皇太極唯一的妻子!"
天旋地轉,我在剎那間失去思索的能力。他仿佛將我突然拋至云端,氤氳朦朧,令我有種不真切的感
覺。
皇后……
讓我做皇后!
是的。
皇后!
我并沒有聽錯。
皇太極果然說到做到!
我幾乎是在懵懂的狀態下被皇太極拖出了屋子,外頭負責儀仗的八十四名奴才一律綠衣黃褂,腰上系
著紅帶子,排列有序的站滿了整個庭院,整裝待發。
翔鳳樓前一群大大小小的福晉跪在地上恭候圣駕,哲哲跪在最前頭,聽得儀仗開始奏樂,便緩緩抬起
頭來,秀目掃到站在被皇太極緊拉在身畔的我時,她全身一震,臉上剛剛揚起的笑容頓時僵住,嘴唇顫抖
的抽搐,面如死灰,血色盡褪。
眾福晉一個個呆若木雞的看著我,自我入宮起,皇太極一直都很寵我,但現在即將面對的是什么場合
,大家都非常清楚,若皇太極偕同我一起臨朝稱帝,這意味著什么
時辰尚早,天色仍是灰蒙蒙的,皇太極不由分說的將我拖出翔鳳樓,連眼角余光也未曾往哲哲她們那
頭瞥上一眼,身后樂聲緊隨,儀仗隊亦步亦趨。
金鑾殿前人頭攢動,我頓時呼吸一緊,窒息感撲面而來,只覺得那一道道利刃般的目光投射在我身上
,似乎能將我凌遲般痛苦。
稀里糊涂的腦子里一團漿糊,等到回神,我已被皇太極帶進金鑾殿,手拉著手踏上臺階,端坐上金燦
燦的龍椅。
我別扭的挪動身子,作勢欲起,卻不料被皇太極霸道的按住,不得動彈。
這時腳步聲井然有序的傳進大殿,八和碩貝勒、十七固山大臣,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貝勒以及朝鮮派遣
至盛京的兩名使臣魚貫而入。
殿內烏壓壓的跪倒一片,我極目望去,透過敞開的殿門,可以清楚的看到殿外的空地上,參禮之人整
齊的跪伏。
"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太極坐在我左側,嘴角勾起的淡淡笑容,全身上下無處不散發迷人的傲氣與自信。
臺階下,贊禮官手捧祝文,從一側走到中央,朗聲念道:"惟丙子年四月十一,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
皇太極感昭告于皇天后土之神曰:朕以眇躬嗣位以來,常思置器之重,時深履薄冰之虞,夜寐夙興,兢兢
業業,十年于此,幸賴皇穹降佑,克興祖、父基業,征服朝鮮,統一蒙古,更獲玉璽,遠拓疆土。今內外
臣民,謬推朕功,合稱尊號,以副天心。朕以明人尚為敵國,尊號不可遽稱,固辭弗獲,勉循群情,踐天
子位,建國號曰大清,改元崇德元年……"
我激動得全身顫栗,訥訥得說不出話來,只覺得面對此情此景,百感交集,無語凝噎。
少時,底下眾人列成左右兩班,我抬眼望去,只見多爾袞與科爾沁貝勒巴達禮、多鐸與豪格雙雙從左
邊班列中站出,同時岳托與額哲、杜度與孔有德雙雙從右邊班列中站出,他們每兩人合捧一枚皇帝御用之
寶,表情凝重肅穆,一齊上前跪獻至階前。
我仔細瞧著這八個人,有滿有蒙又有漢……皇太極即將成為一個統治滿蒙漢三族的皇帝,而不再是局
限于滿族的大汗。
"博格達徹辰汗萬歲——萬歲——萬萬歲——"
"寬溫仁圣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清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連綿不絕的由殿內傳至殿外,呼聲雷動,幾乎每個人都是興奮的在振臂呼喊。
我正倍感心神激蕩,忽然從一角傳來細碎的爭執聲,先還動靜不是很大,可沒過幾分鐘,吵鬧聲居然
穿透熱鬧喜慶的樂聲直達整個大殿。
皇太極眼底射出一道犀利的寒芒,瞳仁愈發顯得黢黑深邃。
大殿上正跪伏膜拜的人齊刷刷的把頭轉向那一側,我細瞇起眼,角落里光線不是很足,可依稀瞧服飾
打扮,也能辨認出是兩名朝鮮人。
這兩個人……
如果沒記錯,是朝鮮國王懼怕大清有異動,而特意派遣至盛京的使者。略瘦些的名叫李廓,另一個叫
羅德憲。
瞧這架勢,兩個人皆是硬邦邦的直著身子,任由一旁的侍衛撕扯拉拽,只是不肯屈膝下跪。爭鬧間兩
人衣衫俱裂,神情相當狼狽,然而臉上的傲氣卻仍一成不變。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