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國之君而,皇太極的子嗣并不算多,除了大阿哥豪格之外,這幾年也就小福晉顏扎氏生了個四
阿哥葉布舒,福晉葉赫那拉烏布里生了五阿哥碩塞。這兩個男孩子都還只有六七歲大,而這時豪格早已二
十五歲,功績赫赫,兄弟之間的差距一望便知。
如今朝政之上,已過不惑之年的皇太極雖未明儲君人選,但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把目光鎖定在
豪格身上。這個打小在軍營中摸爬滾打的大阿哥,如今執掌著鑲黃旗,極受汗阿瑪器重。無論從軍功還是
從戰績,在小一輩的子侄里,他都集聚人氣,算得上是眾望所歸。
然而我卻知道,這一切不過是替他人做嫁衣,歷史上最后繼承皇太極大統的是順治皇帝,他的生母是
布木布泰,未來的孝莊皇太后。
我無心去猜測以后的種種,那必定又將會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奪位之戰,多爾袞的攝政,順治的傀儡,
豪格的……
罷了,罷了,了解太多對我來說未必是件好事,我如今不愿去想那些久遠以后的事情。皇太極是我情
之所鐘,魂之所系,我心里只抱定著這么一個信念,他在,我在,他若不在了,那我必然生死相隨……至
于儲位之爭,那已是他人之事,與我何干
這些年不在宮里,早已物是人非,不只蘭豁爾嫁了人,就連格佛賀也在去年嫁給了蒙古敖漢部臺吉班
第。一切仿佛物是人非,如今后宮里還剩下七位格格。其中六個俱是由哲哲與布木布泰所出,只一個六格
格,還不到一歲,生母正是東宮福晉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殊蘭。
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東宮福晉……我有些酸澀的想,如果,上天垂簾,這個女兒當真是我前世所生
,那該多好。
我想要個女兒!
想要一個自己的女兒,一個真正屬于我和皇太極的孩子!
天聰九年二月,皇太極將蒙古二旗,擴充為蒙古八旗,旗色和建制同女真八旗一樣,約有一百二十九
個牛錄,兩萬五千多人。
這支旗軍與漢旗軍一樣,兵權是直接握在皇太極手中的,每旗設都統一名,下設副都統、參領二名。
彼時朝政之上有進者皆請伐明,皇太極卻認為需伺機而行,如今察哈爾新附,人心未定,城郭未修
,若是輕于出師,難成大業。下諭旨批復高鴻中、鮑承先、寧完我、范文程等斟酌議定。
皇太極對待漢臣果然重用,未存半分歧視之心。他以一個君王的行動作為表率,使得漢人在大金的地
位不再像以往那般受到嚴重壓迫和侮辱。
滿漢一家……遙想當年手握筆管,書寫下的這四個字,如今看來,竟是分外的沉甸及凝重。皇太極肯
禮賢漢臣,厚待漢民,我在欣慰之余也不無得色。
這日下得早朝,他徑直往我屋里來,早在他進門時我便吩咐烏央沏好新茶。
"今天有什么特別的事嗎"觀其面色,我隱隱覺得他有話要說。
他微微一笑,放下茶盞,伸手將我撈進懷里,嘴唇貼近我的耳廓,低喃:"方才在朝殿之上,十四弟
自薦領兵深入察哈爾,搜尋林丹余部……"
我只覺得耳蝸內癢癢的,一直沒聽明白他話里的深意,過得片刻,他忽然嗤地一笑,我這才恍然愣住
。
"我已經準了。"他低低的笑,"命他和岳托、豪格、薩哈廉四人領兵一萬,前往察哈爾,招撫林丹
之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
多爾袞……自薦往察哈爾招撫額哲……
我不敢多想,又或者我寧可相信這件事本身與我毫無關系,這只是多爾袞為了立功而勇于自薦,只是
……如此簡單而已!
因多爾袞一行需經宣府、大同邊境,皇太極猜度著大明必會調派寧錦官兵前往支援,于是先行派多鐸
率兵入寧錦阻擾。沒多久,多鐸奏報大軍于錦州、松山城外殲明兵五百人,殺大明副將劉應選。
三月底,多爾袞的西征軍亦有消息傳報回盛京,稱大軍抵達西喇珠爾格,找到了察哈爾囊囊福晉,囊
囊福晉率其部將共一千五百戶表示愿意投靠大金。
少時又有消息傳回,已從囊囊福晉處得知多羅福晉及額哲母子在托里圖,正欲尋去,又恐額哲不愿投
降,于是奏請將多羅福晉之弟、德爾格勒之子三等梅勒章京南楮派遣至托里圖勸降。
皇太極當即允奏。
事情果然進行的十分順利,四月二十,大軍橫渡黃河,抵達托里圖。在南楮的勸解下,蘇泰母子很快
便表示愿意投降皇太極。皇太極看過多爾袞等人傳回的奏報,并無驚喜外露,似乎這一切早在他預料之中
。
事實也確實如此,即使沒有南楮之功,以現如今蘇泰母子的處境而,也早已逼得他們無路可選。
自林丹故世后,游牧在河套地區的鄂爾多斯捷足先登,以同是達延汗的后裔為由,向額哲施加壓力。
無力抗衡的額哲,只能按照對方提出的條件盟誓,聽任對方劫去人口牲畜。多爾袞、豪格、岳托、薩哈廉
四人率領軍隊前往招撫額哲母子時,鄂爾多斯在金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才被迫交出剛剛到手的察哈爾部
眾及其財產。
降與不降,早已不是稚弱的蘇泰母子能夠選擇的了。
我所擔心的不是額哲到底降還是不降,而是……蘇泰!
以多爾袞的獵艷習性,不可能會忽略蘇泰的容貌,更何況這是個有著與女真第一美人酷似臉孔的女人
。
"在想什么"低柔的聲音打破我的沉思,我懶懶的回過神。
最近天氣轉熱,我有些犯懶:"不,沒想什么,只是覺得悶了。"思慮再三,還是無法啟口,終是將
蘇泰的事壓在心底,獨自郁悒。
"最近沒出宮去濟尓哈朗家么"皇太極屏退下人,在炕桌上揀起那柄我常用的絹扇,徐徐的替我扇
風。
我眉心的結打得更深:"昨兒個才去的……"
記得過年時濟尓哈朗按例來給皇太極拜年,當時我聽說他來,便故意去中宮湊熱鬧。他倒不失為聰明
&nb
sp; 人,見到我時雖面露驚訝之色,卻也總算沒有當場大呼小叫,仍是鎮定自如的給我行了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