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薇醫院急救電話120120.地址頤和園路安河橋西!念薇好醫院,健康好人生,看病就去念薇,一般人我不告訴他!急救電話120120,一個電話車到家!”
新奇、炸裂又十分具有辨識度的播音主持男高音從喇叭里宣泄而出,直接讓整個燕京城都高潮了。
每當兩輛救護車嘩啦啦從街道上經過,幾乎所有路過的行人、車輛、街邊的商販,全都會停下來駐足去聽車里的喇叭在喊什么。
這種宣傳方式讓所有燕京人都感到陌生的同時,心里頭對那傳說中的念薇醫院充滿著天然的好奇。
轟炸式的重復,甚至轉瞬之間就在燕京的孩童里造成了轟動式的傳播效應。
“念薇好醫院?”
“健康好人生!”
有上學路上碰到的小伙伴兒,要是不來一句暗號,似乎就對不起他是燕京人。
“嘿,遛彎兒呢吳大爺,您腿兒咋搞的?有病得去看啊,看病就去……”
“我曉得,看病就去念薇!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這樣的對話在大街小巷里廣泛上演著。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救護車里響當當的電話號碼!
120120!
這數字既好記,又普通,更簡單!
其實只要記住一個120,就曉得了如何讓念薇醫院的人來家里接病人!
這種新穎的看病方式,一時間成了大街小巷、街頭巷尾熱切討論的話題。
“120120,一個電話車到家!”
幾乎成了當下燕京人的共識。
在狂轟濫炸式的降維打擊之下,時間總算來到了1980年1月1號。
晨曦初破時,醫院廣場的噴泉已披上金箔。
三百六十盆蝴蝶蘭在臺階兩側織就紫白相間的綢帶,花蕊間的露珠折射著朝陽,宛如撒落的鉆石粉末。
紅毯從門診大樓門口延伸至馬路牙子,兩側矗立著十二面銅制院訓旗,鎏金大字在微風中輕吟“仁心濟世”的誓。
八時十八分,禮炮轟響。
李向南握著綴滿紅綢的金剪刀,手背青筋隨著國歌前奏微微跳動。
沈千重林建州洪凱旋嚴松胡津邦劉志遠喬山卿楊云輝胡玉斌肖正均等等大佬站在他身側,等待著李向南帶頭落下剪刀。
當剪刀咬合的剎那,懸在門楣上的十二米巨型花球應聲綻放,金箔與花瓣如星雨傾瀉,和平鴿趁勢飛起,振翅聲奏響了念薇醫院的院歌。
只是當繁華落盡。
與剛才的熱鬧非凡形成鮮明對比的。
是此時此刻,念薇醫院門前門可羅雀的消寂景象。
除了醫院轉移來的本身的患者,竟沒有一個自然流量進入這里!
五樓院長辦公室的窗戶前,包括李向南在內的所有前來祝賀的大佬,全都沉默了。
樹挪死人挪活,把相對來說還算市區的醫院搬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是否是決策的重大失誤?
雖然是醫院,可沒人上門就意味著沒有就診量,那就不會有資金流!
投資這么大的念薇醫院,難道真的會萬劫不復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