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鄭董的講話完全贊成,說實話,我在海陽公司工作的時間比鄭董還要長,但是我的思維一直局限在向南發展,靠近白山公司去發展,然后通過白山市再向外發展,事實證明這條路不但難走而且效率低下,白山公司尚且自顧不暇,怎么可能會分一杯羹給我們呢,鄭董這個思路跳出了常人思維的窠穴,我們可以用一到兩年的時間打通海陽到220國道的大動脈,使海陽有另一條路可以走,這是目前看來能救活海陽公司經濟的最便捷的路了,所以我贊成"。楚鶴軒說的義正辭,語氣里充滿了緊迫感和憂慮,很是感染了在場的其他領導。
最終的結果就是全票通過了海陽公司歷史上最重大的一次筑路計戈,海陽公司計戈利用兩年的時間拿出兩千萬元打通由海陽到220國道的縣級公路,將海陽公司的發展和省城江都市連接起來。
"這次的會議具有重大意義,但是大家都知道,決策再好,執行的人不得力也是不行的,所以,鑒于臨山鎮將來是海陽連接220國道的一個重要節點,在今后的日子里,臨山廠的工作將異常繁重,田家亮同志年齡偏大,主動提出要讓位給年富力強的同志,我和老楚商量了一下,決定答應田家亮同志的請求,田家亮同志將調任縣稅務部門擔任副部長,由寇大鵬同志擔任臨山廠的管委會主任,由王白麗同志代理廠長"。鄭明堂說完之后,大家呆了一會,包括人事部長周傳生和縣公司副理事長于全方都感到很意外,這個決定沒有任何人知道,甚至連會長碰頭會都沒有開。
相比較人事部長周傳生而,于全方感到很憤怒,這樣的決定將他這個副會長置于何地,而且鄭明堂說的很清楚,這是決定,不是提議,但是他也看到了楚鶴軒沒有一點驚訝之色,很明顯,這是兩人已經達成了交易。
在海陽公司,鄭明堂是一派,楚鶴軒是一派,而副理事長于全方是個中間派,在鄭明堂和楚鶴軒之間起到一種平衡的作用,平時有什么事還都想聽聽他的意見,因為他侄向哪一方,哪一方必然會獲得成功,可是當鄭明堂和楚鶴軒聯合起來時,他的作用就顯得可有可無了。
他緘口不,他知道,多說無益,即使是說了,也不可能改變兩人已經達成的交易了。
"大家沒意見就這么定了,另外,還有一個人,很年輕,但是很有頭腦,很有闖勁,這樣的領導我覺得應該壓壓擔子,他就是帶領梨園村百姓賣梨的丁長生同志,也是他堅持帶著梨園村百姓開始了向220國道修路的關鍵一步,我覺得可以讓他擔任臨山廠的廠長助理,但是工作的重點依然是梨園村管區,這是我的意見,大家說說吧"。
和前面的職位相比較,丁長生的榮升已經翻不起任何的浪花,大家還在思考今天的突然人事調整,看來,這是海陽公司的兩大巨頭最后的利益瓜分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