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惠平郡主嫁給賀荀,皇上也覺得是件不錯的好事,所以當賀荀和長公主都和他提起不合適后,他便怒了,問長公主想把惠平郡主嫁給誰。
以長公主多年的經驗,知道若是不給皇上一個滿意的答復,那長公主府很可能就會被皇上給忌憚上。正好那時候安旭在舞劍,她便說了安旭就很好。
安旭年少有為,且鎮守西北,這是份苦差事,皇上需要用豐厚的獎賞和榮譽來安撫替他鎮守邊疆的將軍,所以便點頭說那就安旭。
讓一個郡主下嫁給邊關悍將,在皇上看來,這是恩賜,能換來安旭的忠心。
惠平郡主被她母親這么一問,呆住了。
長公主摸著女兒的頭,"傻丫頭,這圣旨都下了,就沒有再收回去的道理。安旭這人不差,不是五大三粗,等今兒你去白府赴宴就知道了。你若是不嫁,不僅僅我這個長公主,就是整個元家,都得跟著掉腦袋。"
抗旨拒婚,那是大不敬的罪名,特別是對于被皇家供養的宗室。
惠平徹底軟了,她之前費心費力讓安芷幫忙查的人也沒用了。
她生在皇家,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天子之令不可違,是她打小兒就知道的事情,
可她因為從小沒有父親,母親對她的很多小任性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以才會讓她慢慢壯了膽子。覺得等她找到如意郎君后,也能求求母親給個恩典。
但事實上,她不能。
惠平越想越傷心,趴在母親的膝蓋上難過地哭了起來。
長公主聽女兒哭,心里不落忍,"想哭就現在哭一會吧,哭完了之后日子還是要繼續。你想想安芷的容貌就能猜到,那安旭定然長得不差,能在這個年紀就當將軍的,咱們朝過往數來,真沒幾個。而且你和安芷比較好,又沒有正經婆婆,根本不用擔心婆母與小姑子的問題,日子能輕松不少。"
長公主在勸女兒,也是安撫自己,"再說了,西北苦寒,你又不是一定要跟著去,只要你生幾個孩子,就留在京都里,安旭那派兩個侍妾去就行,母親還是能每日見到你。"
在皇上點頭說好的時候,長公主便想到了這么多,她覺得以女兒的性子,和安旭可能不會恩愛有加,所以覺得讓女兒成婚后留在京都也挺好。反正有她撐腰,安旭就不敢欺負女兒。
可是日后讓長公主想不到的是,倒不是安旭非要惠平郡主跟著去西北,而是惠平郡主非要跟著安旭。
她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的意外之舉,全了女兒最大的心事。
長公主安撫了女兒一會,"不哭就去洗洗臉,白府那你還是要去的,不說白將軍德高望重,那里以后也是你舅家。"
惠平郡主特別不情愿地直起身子,都到這個時候了,她還得去白府。
不過去下也好,能在這個時候見見安旭到底是什么模樣,最好長個短命樣,撐不到他們成婚。
這邊惠平郡主被長公主推著去重新梳妝,另一邊,安芷剛下馬車。
雁回親自在門口等著她,"小姐,您可算是來了,夫人派人來問了好幾次,心心念念著你來呢。"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