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融入古代社會,不是吃喝拉撒跟別人一樣就算融入了。
最重要的是價值觀的融入。
比如一個現代人,其實很難理解為何古代人不把自己的生命當回事,所謂的"舍生取義",看起來更像一種可仰望卻不可實現的理想。
又比如一個古代人,如果他來到現代,也很難理解現代人為何把金錢看得那么重,為了錢可以把道德踩在鞋底,至于臉皮,就更不需要了。
所以,現代人說,活著不好嗎
古代人說,填飽肚子不就夠了,要那么多錢干啥
兩種價值觀的沖突,想要融入另一方,其實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
李欽載也面臨著這個問題。
當他已漸漸習慣了英國公府五少郎的身份,也習慣了渭南縣子的身份,在這個年代里,他已是名副其實的貴族。
貴族當然是要過好日子的,不一定鮮衣怒馬錦衣玉食,至少不要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干亡命的事。。
貴族的生活,安全第一。
然而,他與老魏這些老兵都是人,有什么不同呢
今晚的這一幕看在李欽載眼里,他覺得老魏這些老兵才是真正的貴族。
他們生活貧窮,但內心并不貧窮。他們有牽掛的人和事,有純凈得不摻一絲雜質的信念,還有一往無前無懼無畏的勇氣。
內心如此豐富的人,怎能算貧窮
真正貧窮的人,是李欽載。
一個現代人,穿越千年后,被一群古代的窮人教育了。
他們沒說一句大道理,可李欽載偏偏感覺自己的靈魂都被洗禮了。
在李欽載看來,這是一群愚蠢的古代人,平平安安活下去是多么珍貴的事,偏偏這些古代人不惜命。
呵,"舍生取義"!
更愚蠢的是,李欽載好像被這群古代人同化了。
大義面前, 生命似乎真的……很渺小, 不值一提。
來自現代的利益至上的價值觀, 漸漸有崩塌的跡象。
回到別院已是深夜,蕎兒打著呵欠睡去了。
李欽載躺在他身邊,輾轉反側直到天明, 迷迷糊糊打了個盹兒。
天亮后,一騎快馬來到甘井莊, 馬上的騎士是國公府的部曲。
奇怪的是, 部曲居然是奉李勣之令來傳遞軍報的, 軍報的接收人是李欽載。
部曲告訴李欽載,前日長安收到劉仁軌的軍報后, 緊接著又來了一封軍報。
倭國集結戰艦一千余艘,軍士四萬余名,正朝百濟進發。
同時部曲還傳達了另一個消息。
事起倉促, 大唐如今能迅速集結的兵力只有一萬余人, 戰艦一百余艘, 這一萬余人里, 大半是大唐的水師,約有八千余人, 其余的是劉仁軌所率領的步軍,正駐扎百濟國內。
雖說是大唐與新羅的聯軍,然而新羅那方面完全指望不上, 事實上在這場戰爭里,新羅起到的作用大多是向導后勤補給方面。
棒子的戰力, 從唐朝到抗美援朝,一千多年都沒變過, 重在參與,出奇的穩定。
部曲說完后便抱拳告辭, 打算離開,李欽載急忙攔住了他。
"慢著!我非軍方的武官,也未擔任武職,爺爺為何要將這些軍報告訴我你看看地址,是不是送錯人了"
部曲搖頭:"小人不知,只知奉命行事,五少郎若有疑問, 小人可代為傳信回國公府問老公爺。"
李欽載沉默半晌,隱隱明白了什么。
看來李勣的意思,貌似非要讓他參與這場戰爭。
老狐貍心思很深,李欽載猜不透他打著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