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四周無人,取出二八大杠,一只山羊,一只野雞。
用繩子捆上山羊和野雞,李大龍直奔軋鋼廠而去。
山羊交給廠里,野雞拿去送人。
回到東跨院的時候,還不到下午三點。
李大龍泡了一壺茶,默默研究陳向東的傳承。
身為特級軍士長的陳向東,精通各種槍械,格斗也很擅長,除此之外,他的維修、機械、編程電焊技能,都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我現在的維修、焊工、電工車工技能,在禽院世界難逢敵手,鉗工技能至少達到八級,可能比禽院世界的八級鉗工,還強出不少。”
四點出頭,李大龍走進廚房。
“蒜苗辣椒炒風吹肉,再加一個酸辣土豆絲,一個白菜湯。”
為了能經常吃肉,李大龍在六零宇宙之中,制作了很多臘肉、風吹肉、香腸。
肉類供不應求,人均肉票有限,經常買到新鮮肉不合常理。
臘肉、風吹肉、香腸這樣的東西,誰知道是什么時候做的?
經常下鄉采購,偶爾在鄉下買到臘肉香腸風吹肉,很正常。
每月工資加補貼,有一百零幾塊錢,農村買東西,又不用票。
以他和他媳婦的收入,頓頓吃肉,都不缺錢。
風吹肉獨有的香味,再次蔓延開來。
聞到空氣中的香味,有鄰居吞著口水,還有鄰居羨慕嫉妒。
中院,賈家。
四歲的棒梗,滿地打滾的叫嚷著要吃肉。
“淮茹,你去要點肉,大人可以不吃,棒梗正在長身體,他不能缺營養啊。”
吞著口水的張翠花,早就想吃肉了。
公社還沒成立,張翠花、秦淮茹、棒梗都是農村戶口,在農村都有地。
名下的土地,讓各自親戚耕種,每年分到的糧食,比城里的定量還多。
賈家不缺糧食和蔬菜,但城里的農村戶口,沒有各種票。
普通人每月半斤肉票,賈家只有賈東旭有肉票。
有肉票去買豬肉,每斤豬肉六角五分錢左右,沒肉票就只能去鄉下、鴿子市、黑市買肉,又或者先用錢去買肉票,再拿著肉票和錢去買肉。
許多工廠的食堂,一周只有一次肉菜,甚至兩周才吃一頓肉。
工廠不是沒錢,而是肉類供應不足。
比如第三軋鋼廠,如果肉類供應充足,員工每天吃一頓肉,都不用考慮錢的問題。
秦淮茹無奈道:“媽,香味是東跨院傳出來的,你覺得我能在東跨院要到肉?”
有外人在場,張翠花是蠻不講理的惡婆婆,沒外人的時候,張翠花和秦淮茹相處融洽。
秦淮茹的結婚證上,學歷是初中畢業。
好吃懶做、流淚隨心的秦淮茹,不是一個易與之輩。
賈東旭上墻后,張翠花動輒打罵,秦淮茹任勞任怨,可能嗎?
洗衣姬每天都在中院洗衣服,一是為了塑造可憐、勤快兒媳,二是為了等飯盒。
北方的氣溫偏低,春秋冬季很少流汗,普通家庭天天洗衣服,哪來這么多的衣服洗?
據說某些北方人,冬天十天半個月都不洗澡。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大哥穿了二哥穿,二哥穿了三哥穿,這年代的很多家庭,衣服都是不斷繼承,老大的衣服褲子留給老二,老二的衣服褲子留給老三
買布需要布票,買棉花需要棉花票。
張翠花是個貔貅,賈東旭收入有限,賈家的衣服都沒補丁,明顯不合理,易中海和何雨柱給錢?布票怎么來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