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都一愣。
不禁對李簡更為心悅誠服起來。
早已聽說帝王李簡武力非凡,儼然傳說中的神將下凡,掌握至高無上的力量。
但沒想到,在文采上,也有如此驚人的造詣,讓人不服不行。
次日,在李簡回宮后的第二天,他在燈會上所作的那兩首詩,就在長安城中廣為流傳,只要見到的人,無一不驚為神作。
一首小荷就已經震驚四座,就更不用說還有那首憫農了。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都在十分熱烈的討論著這兩首詩。
不管是茶館,還是酒肆,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有人將兩首詩裝裱起來,隨后供人們觀閱、查看。
在這種時候,如果李簡要收取版權費的話,肯定能夠大賺一筆。
至于朝廷中,文武百官們也紛紛動容。
“我等天天接觸帝王,怎么不知道帝王在詩詞歌賦方面的造詣竟然會這么高啊?”
“帝王隱藏的太深了!”
人們紛紛感慨。
所以在接下來的朝會上,不少臣子都紛紛向李簡求詩,希望李簡能夠創作出更多的傳世佳作來,從而讓他們眼界大開。
“行了!一天天的哪來那么多詩作,你們以為作詩跟吃飯一樣,張嘴就來是吧?”
坐在龍椅上,李簡慍怒的打斷了底下臣子們的話。
這些人,完全不把他當人看啊!
雖然說,李簡確實知道許多傳世佳作,但也不能一股腦的全部拿出來吧?他沒有那個心思也沒有那個精力。
再說了,文臣也就算了,連武將都冒出來瞎摻和,例如求詩最兇的程咬金,李簡都想問他一句,你懂詩嗎?
文武百官們見到李簡態度強硬,只能無奈的放棄。
不過一些極為擅長溜須拍馬的官員,卻站出來請奏道:“帝王微服私訪,并且在詩會上創作出兩首傳世之詩,這件事如果宣傳得力,肯定能夠增強民間對于帝王的崇拜。”
“所以臣等建議,要將這兩首詩分別發往全國各地,讓整個大唐的老百姓,都能瞻仰一下帝王的文采!”
“同意!”
“我也同意!”
到處都響起附和的聲音。
“帝王,你呢,你的意思是?”
人們又看向李簡。
聞,李簡不禁搖搖頭:“這樣太浪費人力物力了,如果單純為了兩首詩的話,未免得不償失。”
“再說了,與其送詩作過去,還不如將朝廷一些新近頒布的新政策給送過去,這樣起到的效果,可比詩作強的多。”
自從李簡進入大唐后,對大唐以往的一些政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更改。
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每隔一兩天,都有一項政策被推翻,從而重新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