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一字一句,語速非常緩慢,然而每一個字出口,都讓昌王和惠王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欺君可是死罪,他們二人可不敢擔這種罪責。
"父皇……兒臣、兒臣卻是有聽說百姓要到正陽門口討說法的。現在這里沒人,兒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臣……兒臣都是從昌王哪里聽來的。"
惠王撲通就跪下了,生怕炎帝治他的罪,直接把昌王給賣了。
炎帝閉目頷首,看都不看惠王一眼,也不叫他起來,只又輕聲道:"昌王你來說說"
昌王比惠王強一點,起碼有一份鎮定在。
他沖炎帝稍稍欠首,面不改色地回答道:"回父皇的話,兒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許是百姓們……散了。"
"散了哦,散了。"
炎帝背過手去,緩緩踱步道:"你不是說,百姓們饑餓難忍才聚集起來向朝廷發起抗議的戶部也沒放糧,朕也還沒看到他們,未作出裁定,更沒有將太子給廢了,為百姓的冤屈做主。"
"他們鬧,是因為太子,因為朝廷。現在朝廷什么也沒做,為何他們……會突然散了呢"
世間沒有無根之水,有因必有果,有始必有終。
百姓們鬧,有理由,百姓們散,一樣要有理由。
炎帝在跟昌王要個理由。
"這……"
昌王沉默片刻,突然看到一名百姓因為炎帝的出現跪在了附近。
他忙拱手對炎帝說:"想必應該是有情由的,只是兒臣尚不知曉,不如讓兒臣把他叫來,詢問一番。"
"嗯,叫過來吧。"
炎帝瞇著眼,點頭應允。
無論如何,昌王比惠王強一些,自己講不出答案還知道去尋找答案。
不像惠王,直接把責任一推就完事了。
所以惠王還跪著,而昌王,從一開始就沒跪,炎帝也沒打算讓他跪。
很快,昌王把那百姓領了過來。
"草民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跪九叩大禮行完,皇帝讓他直起身子回話。
昌王直接發問:"今日可有貧困的百姓成群結隊到正陽門來"
"呃……沒有。"
百姓老實巴交地回答道。
昌王面皮一抽,硬著頭皮跟炎帝解釋:"父皇,看來……沒有游行的隊伍來過。"
"嗯,你不是篤定太子有罪過不是親眼瞧見游行隊伍到正陽門的現在怎么說"炎帝一雙虎目直視昌王。
"父皇,兒臣只是聽說,并未親眼見過。"昌王腮邊滑下一滴冷汗,硬著頭皮道,"而且今日這正陽門外,哪怕是比起平常也少了太多人了,本就不正常,定是發生了什么,請容兒臣再問問。"
"問吧。"
昌王深吸一口氣,看向那百姓:"今日正陽門外為什么人煙如此稀少,你可知道"
"這個草民知道。"
那名百姓立刻答道:"京中糧貴,但永寧縣傳來消息,說是太子殿下低價售糧,還各處都搭設了粥棚,免費施粥給窮苦人家,老百姓們都去搶購糧食去了。"
"什么"
放糧
王安他哪兒來的糧食
昌王愣了愣,要是真的,這個消息對他可謂十分不利,他又著重問了一遍:"你,確定"
那百姓連忙磕頭:"草民自然確定,而且這消息大部分人都已經知道了!"
這一下,昌王徹底懵逼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