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依聞,忙過來,規規矩矩的就要跪地磕頭,李嬸忙一把攔住,急道:"看你說的這是什么話,舉頭三尺有神明,咱們莊戶人就記得只要心善就行,不在乎那些個報不報恩的,快別多禮了,孩子才剛好可別累著了。"
落依聞起身對著李嬸甜甜一笑,忙跑過去拿來小凳子招呼李嬸坐,落座后,李嬸對云娘說:"我這會子來是想看看你這還缺啥不有什么需要只管給我說,只要能幫忙的我一定幫你們,咱們天啟朝對讀書有學問的人都很尊重,你們一家子可都是讀書人,可別跟我們這泥腿子客氣。"說完爽朗的哈哈大笑。
云娘忙又是一番真誠的道謝,兩人就拿著繡活坐在門口邊繡邊說話,落依便乖巧地搬個小凳坐在云娘身邊看娘繡花,看云娘靈巧的手指上下翻飛飛針走線,不一會一只翩翩飛舞的蝴蝶便在云娘手下栩栩如生,不僅落依看的佩服不已,就連李嬸看了也是不住口的夸贊:"哎呀,云娘,沒想到你的繡工這么好!看這針法,看這配色,別說在我們村,就是在這十里八鄉也是沒人能比得上你的,這要是交到城里的繡坊去,肯定能讓那老板高興死。"
云娘聽只是抿嘴一笑:"李嫂子太夸獎我了,我這繡工在我們那里只能算一般而已,我們那兒的姑娘從小就會繡花,人人都是個中能手,我這點微末伎倆實在算不得什么的。"
李嫂子聞不由笑道:"是了,你老家在蘇城,那兒的刺繡最是出名了,怪不得你的繡活做得這么好,以后我可得跟你好好學學。"
李嬸說完頓了一下,好像又想起什么來說道:"林家妹子,那你以后打算怎么辦呢是想和丫頭回老家去,還是你還有別的什么想法"
云娘聽李嬸說完,和落依互看了一眼,斟酌了一番說道:"李嫂子,我那老家是回不去了,房子也賣了,地也賣了,親戚們也都沒有來往了,我哥哥嫂嫂和我關系又是那樣,我也不想再去看他們的眼色受他們的氣,在咱村里住的這些天,你們對我們娘兩的照顧我們沒齒難忘,所以我想和女兒在咱們村里落戶,李嫂你看能行嗎"
李嬸一聽不由得喜笑顏開:"那有什么不行的咱們這村里地多人少,也有好幾家外來落戶的的呢,你們落戶在咱村,我頭一個歡迎,走,事不宜遲,我這就領你去村長家說說去。"
云娘聽罷也不禁高興起來,收了繡活,拉起落依的小手掩了院門,隨著李嬸往村長家走去。
村長家離落依暫住的屋子不遠,往東走了不一會就到了,這是一座青磚明瓦的三間屋子,院子也挺大,這樣的磚瓦房應該是這山村里最好的房子了,進了院門,只見這院子除了三間正屋,左右還各有三間廂房,正屋門口一個精神卓越年逾六旬的老頭正坐在門前的躺椅上曬太陽,穿著一身深褐色的棉布衣服,翹著山羊胡子,手上拿著一只酒壺翹著二郎腿正自斟自飲好不自在,看見她們進來,忙起身放下酒壺連連讓座:"她李嬸,林家娘子,你們來了,來來來,快請坐。"
云娘忙拉過落依過來見禮,落依感念村長的救命之恩,上前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個頭道:"落依謝過村長爺爺救命之恩,以后必當結草銜環以報大恩。"
村長連忙扶起落依,笑呵呵的打量一番道:"到底是讀書人家有教養的孩子,你看這說話做事多么的落落大方,有禮有節,長得又是這般的乖巧伶俐,好啊,真是個好孩子啊。"
李嬸笑道:"這樣的好孩子咱們就該留在咱們村里,村長,林家母女沒地方可去了,想在咱村落戶,您看可行"
村長聞捋著胡子依然笑呵呵的:"好啊,這有什么不行的,咱們村里又不是沒有外來落戶的先例,況且這州城衙門里掌管戶籍的人我挺熟悉的,趕明兒我親自去說,親自去辦,林家娘子你放就心吧,只是這落戶應該有個說法才好說得過去啊。讓我想想,該怎么說呢"說完捋著山羊胡子在院里踱步轉圈想法子。
李嬸子想了一下說道:"村長,您看這樣辦可不可以,林家母女現在暫住在李奶奶家,這李奶奶生前又是個孤寡老人無兒無女的,不如就讓林家妹子認李奶奶為干親,李奶奶以后就算有了后人了,每年清明也就有人能給她上個墳,燒個紙,以后她們娘倆也就能名正順住在李奶奶家了,我想李奶奶在九泉之下知道她有了后人也會開心的,村長您以為這樣可以嗎
村長聞不禁一拍大腿,雙眼發亮道:"對啊,這樣說最好了,這樣李奶奶泉下有知也該含笑九泉了,林家母女也有了很好的歸宿,好,就這么辦,林家娘子你放心吧,過兩天我就給你把戶籍辦好了,你就安安心心和孩子住下,"
云娘和落依又對村長道了謝和李嬸子回了家。
過了幾天,村長當真便給她們母女辦好了落戶,李嬸子親自去幫云娘拿回了戶籍證明,從此后云娘母女就真正算是云霧村的村民了,這座小茅屋成了她們母女真真正正的家了,而且不僅這座屋子歸了她們,李奶奶原來位于茅屋后的兩畝土地也在村長做主下歸了她們所有。
選了個日子,在村長和村里幾位老人的見證下,云娘母女在李奶奶墳前跪拜磕頭認親,云娘成了李奶奶的遠方侄女,落依為李奶奶的侄孫女,正式成為李奶奶在世唯一的親人,云娘又懇求村長允許她將林永章的墳也遷了過來,就葬在李奶奶的墳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