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見麗娘眼里滾下兩串亮晶晶的淚珠,忙上前勸說:“是的,麗娘,我不信那些讒,我們要結為夫妻。”
從這以后,朱熹和麗娘結成了一對恩愛夫妻。但好事多磨,在歡樂中也隱藏著禍患。一天,朱熹出門散步,就覺得有人在他背后嘀嘀咕咕。走進學堂,又見弟子們在議論狐夫人。朱熹正悶悶不樂,又遇到那兩個尖頭三角臉的擺渡佬。
烏老頭說:“大膽妄為的朱熹,老生好相勸,你非但不聽,反而背叛圣賢禮教,與狐貍結為夫妻!”
烏老婆子又怪聲怪氣地幫腔:“哎呀,唉唉,朱夫子——你不信,不妨照我的老頭的辦法試一試……”
說著,兩口子在朱熹耳邊叨咕了一陣,轉眼不見了。真是大晴天響起霹靂,六月里降下大雪,朱熹聽愣了,心如亂麻地回到家里,在床上翻來復去的,怎么也睡不著。他只好拿起硃筆,坐在案前批改文章。
麗娘見先生沒有入睡,溫存地陪著他坐到天明。一連兩夜都是這樣。到了第三天晚上,麗娘實在困極了,上下眼皮一直打架,只好伏在書案上睡著了。
四更天時,朱熹打了個瞌睡醒來一看,就被眼前一片光亮驚呆了:果然,一對碧綠透明的玉筷從麗娘的鼻孔里伸了出來!他慌忙上前想喊醒麗娘,只聽得“咣當”一聲,玉筷被碰落地上,閃出一只狐貍的影子,一晃就不見了。
接著麗娘乍醒過來,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心痛欲裂,渾身顫抖得站也站不住,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簌簌簌地滾了下來。她哭道:“先生,我們要分別了,我雖有心陪伴夫子終身,但事到如今,也不得不走了……先生,麗娘走了,無人問寒問暖,無人添衣送茶,你要自己珍重,珍重呀……”
朱熹心如刀絞,緊緊地抓住麗娘的手說:“麗娘,你不能走,不能走呀!”麗娘搖搖頭,痛苦地說:“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練千年的狐貍精。因為仰慕先生的才學,知道先生的寂苦,所以每晚渡河來到書房,照料先生起居,陪伴先生讀書。不料,平林渡的擺渡佬,那一對害人的烏龜精,想謀先生的玉碗和麗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被貶在那兒擺渡。他們惡中傷,撥弄是非,四下暗里挑唆,使我倆分散,生離死別,我恨,我恨呀!……先生,如今麗娘千年道行已破,玉筷離身,歸宿洞穴,我該到南溟靖里長眠去了……先生呀,麗娘不能跟你百年到老了,只能在高高的南溟靖里把你相望……”
麗娘淚水漣漣,與朱熹難分難舍。忽然空中唿隆隆滾過一陣悶雷,在一陣旋風里閃過一對黑影。麗娘泣不成聲,指著窗外黑影喊道:“先生,是它們,毀了麗娘,就是它們……拆散了我們恩愛夫妻呀!……”
朱熹氣得咬牙切齒,渾身打顫,抄起硃筆扔向窗外,只見硃筆像燃燒的箭直飛而去。兩個擺渡佬立時“啊”地叫了一聲,就變回一對烏龜原形,慌忙地往九曲上游逃去……等朱熹回過頭時,麗娘已經不見蹤影了。
朱熹發狂似地追出房門,對著空曠的山野大聲喊著:“麗娘——!麗娘歸來!麗娘歸來!……”劉傻子追上朱熹說:“先生,別喊了,麗娘回不來了。”
黃梅導游現身說,麗娘一去不復返了,不是她不愿歸來,是她歸不來了呀!山谷里只留下一陣陣斷腸的回音……
朱熹說:“謝謝你們,我要離開這里了。”天漸漸地亮了,朱熹沿著崎嶇的山路,急匆匆地爬上隱屏峰頂,啊!高山的林濤在哀嗚,雪花泉的流水在哭泣,只有南溟靖門口開滿了五顏六色的山花,花叢里靜靜地躺著一只美麗的狐貍。她緊閉的嘴唇,像蘊含著心里的憤恨,她深情的眼睛,還含著兩顆晶瑩的淚珠!
朱熹痛似腸斷,他采一朵鮮花,哭一聲;哭一聲,又采一朵鮮花,慢慢地用眼淚和花兒把狐貍掩埋在南溟靖里。傳說,他還在洞前立了一個“狐氏夫人”的石碑。從此,武夷人就把南溟靖叫做“狐貍洞”了。直到如今,凡是往來武夷山的游客,都一定要爬上狐貍洞去,看一看那位多情的麗娘!
至于那兩只慌忙逃竄的烏龜精,剛爬上八曲水獅旁邊,再也爬不動了,變成一對石龜。這就是我們現在乘竹排游九曲時所見到的上、下水龜。那小龜歪歪斜斜地趴在大龜背上,傳說那是矮小的烏老婆子中了硃筆后,骨頭變軟了,跑不動了,就由烏老頭背著跑。到了水獅地方,一頭栽倒溪里,就死了。至今還一上一下趴在水里哩!
劉傻子教授說:“這個故事,歌頌真善美,歌頌的是人間真正的愛情。諷刺假丑惡,諷刺的是人間卑劣的行徑。我們今天,由于有的人注重物質條件,而忽略了精神品質,所以,很難見到真正的愛情。”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