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_d();劉傻子教授說,這一天,人們吃過早飯,陸陸續續涌到臺懷鎮來,想早些買點東西,免得人多了擁擠。可是,到市面上一看,成山的麻花沒有了,象塔的油餅也沒有了。這是怎么回事呢?聽賣貨的小伙計說,天破曉,就從鳳林谷來了兩個人,買多少吃多少。
這一來,人們議論開了。有的說:“那一定是神仙。”有的說:“也可能是妖怪。”大家問小伙計:“這兩個人究竟是什么樣子呢?”
小伙計說,一個穿綠,綠里透紅,好象是暗紅的點點兒;一個穿黑,黑中套紫,好象是淡紫的條條兒。帽子的顏色同各自的衣服差不多,形狀都是三角形的。這就怪了,臺懷鎮從來沒有見過戴三角帽子的人呀!
于張喜問:“沈聰明,你的歪點子多,你估計這兩個人是什么人?”沈聰明說:“我覺得,不管是什么人,不會是妖怪。劉傻子,你認為呢?”劉傻子說:“我認為應該是兩條蛇。”沈明貴聽了,“哈哈”大笑:“劉傻子教授,不傻瓜教授,你真會說笑話。”
大家都在疑疑惑惑,掌柜們卻眉開眼笑。幾天的買賣,一下子都做完了,這一年的紅利肯定比往年高。他們吩咐小伙計把銅錢串起來。不料,小伙計拉開錢柜一看,立時傻了眼,滿柜的銅錢變成了樹葉。
這家正在發楞,那家也議論起來,大家都覺得有點蹊蹺:放進去的明明是銅錢,怎么會變成樹葉了。忍不住叫罵。消息很快傳開了,人們都說這不是好兆頭,店鋪紛紛關了門,人們匆匆歸家去。一個熱熱鬧鬧的臺懷鎮,剎時間冷冷清清的了。王麗君問:“田幻想,你見多識廣,你看怎么辦?”
田幻想說:“我看,出了妖怪。我們應該去寺廟里轉一趟。”
正好,有些人相邀,準備到五臺山去,他們一道去了。五臺山是個佛教圣地。臺懷鎮周圍,坡坡梁梁,溝溝洼洼,到處修蓋著寺廟。鎮西有道山谷,叫風林谷,谷口有座寺廟,叫文殊寺。文殊寺的住持,法名慧海,自打七歲出家,一直在這里修行,已經五十多歲了。眾人將臺懷鎮的稀奇事傳到文殊寺,慧海和尚聽了大吃一驚。他掐指一算,由不得“啊呀”了一聲:“想不到它們兩個下山來了!”
眾人問他怎么回,他一句話也不說,只是雙手合十,急忙忙走進文殊殿,跪在菩薩面前禱告:“我佛無量,恕它無知。為佛弟子,豈能見惡不阻,見死不救?容弟子度化于它。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回到方丈院,慧海把一個叫照臨的執事僧人喊來,吩咐道:“明天早上,那兩個人還要到臺懷鎮去。你拿上我的禪杖到鎮上,見面就說:‘仙凡兩界,各有清規,急爾危難,慧海有請。’他們跟你回來,我自有安排。”
照臨應聲去了。行善積德是慧海的座右銘,就連一個小小的毛蟲,他也不肯隨意殘害。這一天,慧海一夜沒合眼。天剛破曉,他照常在方丈院的菩薩面前焚起香,點起燈,念起經來。這時,照臨拿著禪杖把客人引來了。慧海很不客氣,一不寒暄,二不讓座,張嘴就問“你們不在巖谷修行,卻來到臺懷鎮上,弄得人心惶惶,市面冷落,不知道損了功德要報應嗎?”
田幻想、王麗君、方艷紅、王麗君看見這兩個人,同臺懷鎮小伙計說的一模一樣。他們滿臉怒氣,剛要發作,見禪杖立在那兒,便忍了忍,沒有吭聲。慧海和沿仿佛消了火氣,誠懇地說:“你們百年修煉,廢于一旦,實在可惜。貧僧要留在你們在寺中,待廟會結束,再歸山巖。”
客人想說什么,慧海擺了擺手,讓照臨給他們安頓住處。住處普普通通,是間單獨的屋子。慧海吩咐,待客人進去以后,要把禪杖立到門口,客人的吃食,每天一頓,每頓斗米,一不用請,二不用叫,天天要照臨一個人去送,不許他人頂替。
每當東方染紅,太陽出山的時候,必須把飯送到,不可提前,不可推后,送到飯時,要先敲門,后屋。進屋后,客人在,不許接;客人不在,不許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