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導游說:“從上窳的北面流出,然后向西南流而注入黃河,入河處在皮氏的南面。沁水從井陘山的東面發源,向東南流而注入黃河,入河處在懷的東南面。濟水從共山南面的東丘發源,流過鉅鹿澤,最終注入渤海,入海處在齊地瑯槐的東北面。”
黃梅導游說:“潦水從衛皋的東面流出,向東南流而注入渤海,入海處在潦陽。虖沱水從晉陽城南發源,然后向西流到陽曲的北面,再向東流而注入渤海,入海處在章武的北面。漳水從山陽的東面流出,向東流而注入渤海,入海處在章武的南面。”
《山海經藏寶圖》沒有蹤跡。
劉傻子教授說:“《山海經》里提到的玄武,就是后來的真武大帝,而真武大帝的降生很有傳奇色彩。那一天,善勝皇后正在御花園里游玩觀景,忽聽得空中一聲巨響,只見青天閃開一個門,眾位仙人捧出紅紅的太陽,朝下一扔,一道金光,飛到她的面前,剎那間,那太陽變成了一個紅果子,‘哧溜’鉆進她嘴里,‘咕嘟’滑進了肚里。”
沈明貴說:“我去過武當山,我聽導游講過這個故事。說的是,善勝皇后便有了身孕。整整懷了十四個月,到了次年三月初三的正當午時,善勝皇后忽然感到肚子疼起來,同時天地猛一亮,皇后左脅便裂開一個大口子,從里面跳出一個又白又胖的娃娃,那娃娃落地就懂人事,先親親熱熱喊了一聲‘爹爹’,又親親熱熱喊了一聲‘媽媽’。頓時引來了龍飛鳳舞,百花盛開,山歡水笑。舉國上下都在歡慶:真武太子降生了。”
劉傻子對同學們說:“我帶你們上武當山去游玩好嗎。”頓時,學生們一個個嘰嘰喳喳地叫起來:“我們想去武當山。”“好哇,我想上武當山。”
劉傻子教授、張洪德教授、歐陽旭副教授、沈琳、沈明貴、齊紅霞等帶著學生志愿者一起到了武當山。劉傻子教授、張洪德教授已經到過十多次武當山,而歐陽旭副教授則在武當山住了一個暑假,他對武當山道教文化頗有研究。
劉傻子教授說:“武當山,道教名山,相傳是真武大帝修仙得道之地。有‘非真武不足當之’之謂,故名。那么,真武又是從何而來呢?這要從他的出生說起。”
——原來天的西頭,大海的那邊,有一個美麗的凈樂國,國王為政清廉,善勝皇后心里善良,他們把這個國家治理得太太平平。真武生來聰明,相貌出眾。他飽讀群書,過目成誦;他身材魁梧,武藝高強。人們都稱贊他、敬仰他,說他定是將來的好國王。可是他偏偏不肯繼承王位,卻到處求師學道,想要成仙升天。國王和皇后都曾百般勸阻,可他怎么也不聽,執意走自己選定的道兒。
有天,他來到御花園,花叢中忽然走出一位紫衣道人,對太子說:“想得道成仙,得要斷絕酒色財氣,避開紅塵世界,越過大海往東走,那里有一座武當山,是你修道的好地方。”
說罷,就不見了。原來那道人是玉清圣祖紫元君的化身。那時候,太子真武才十五歲。他離開了嬌養他的父母,舍棄了優厚的皇家生活,孤身一人,乘舟苦渡,終于來到了武當山。
善勝皇后舍不得兒子離開,太子在前面走,她在后邊追,不避風雨,不分晝夜,追啊追,一直追到武當山的山坡上,眼看太子就在對面,她就大聲喊:“兒呀,快轉來!”
喊了十八聲,卻下了十八步。太子在對面連應了十八聲,卻連上了十八步,不讓母親追上他。這地方就是現在的“太子坡”和“上下十八盤”。
善勝皇后喊不轉兒子,心里急,跑得快,越追越近,到底抓住了他的衣角,拚死不放,非要他回宮不可。太子愛母親,不愿讓她傷心落淚,可又覺得修煉要緊,不肯輕易改變主意。于是,他拔出寶劍,扭回頭,朝著母親拉著的衣角輕輕一挑,割開了。皇后落了空,松開手,那衣角便騰空飛起來,隨風飄蕩,最后落到漢江上游的江水中,變成了“大袍山”和“小袍山”。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