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_d();王麗君說:“劉傻子教授,《后羿射日》是一個神話傳說,有所指嗎?”
劉傻子教授說:“后羿射十日的傳說,實際指當時苗夷的十個部落聯合起來反抗華胥族。后羿本為苗夷族的一員,但又是華胥族的聯盟,他平息了這次動亂。南方的后羿族,與以后北方的應龍族,都是華胥族的強力聯盟。十日指“猰貐、鑿齒、九嬰”這些少數民族部落。而女丑可能是后羿族的巫師,在沖突中被殺死。所謂女丑,大概臉上涂成比較夸張的祭祀效果,或者戴了面具。”
方艷紅問:“什么是巫咸國?”黃梅導游這個時候,說話了,他說:“巫咸國首先就是巫師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國家。其次,該國產鹽,因而稱為“咸”,其地理位置大致在著名的“三峽高地”,其范圍東接巫山山脈,南鄰清江北支,西連嘉陵江流域,北抵大巴山。”
楊揚導游說,并封,前后皆有首,有獸,左右有首,名曰屏蓬,并封即屏蓬也。雙頭豬是“封豨”部落的圖騰,這是被后羿打敗的“十日”之一。豨指野豬,而“封”可能是一處地名或姓氏。
黃梅導游說,女子國這指的是一個純粹的母系氏族。在一般的母系氏族中,男性可以有一定的發權,甚至可以作為該部落的代表。但這里,男性是絕對的服從地位,沒有發權和選舉權。
劉傻子教授說,窮山是靠近軒轅國的地方,其所在部落應該與軒轅國處于敵對關系。諸夭之野,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甘露是飲。凡其所欲,其味盡存。諸夭之野和沃野、沃民國指一處地名。這是適合苗夷居住的一片沃土,大概是今日成都平原附近。商代有一支“沃”姓。而商代始于高辛氏,民應是高辛氏后裔。
龍小宏問:“什么是龍魚?什么是河貍?”田幻想說:“龍魚是神話中的人魚。河貍呢,是一種異常勤勞的動物。”
他們分明看見,一群河貍走過來,它們走向河邊,先選擇好方向,用它銳利的門牙將樹桿啃斷,讓樹倒向河里。筑堤用的樹桿是它們勞動得來的。
接著,河貍先筑堤將水流截住,然后再在堤內造房。河貍都把房建在水中。它們對建房筑壩有獨特的本領為了防御狼、山貓、狐貍等天敵,它們造房可不容易,既要有一定的水位,還不能讓水把房沖走。
田幻想主動設問說:“你們知道什么是白民國嗎?”楊揚導游回答說:“白民國應該特指金烏族帝俊族與游牧族白人聯姻所致,而其有帶有華胥族血統,因而以四獸,即虎豹熊羆為圖騰。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時期,還有許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為氏”而姓了白。”
黃梅補充說:“最早的白姓,可能來自與西域內的白皮膚游牧民族。印歐語族中的吐火羅人與克羅馬農人,均曾在今新疆地區繁衍生息數千年。龜茲、大夏、月支、樓蘭都有白皮膚血統。這是在更遙遠的時候,發源于昆侖山上的草原上的游牧族與發源于印度、歐洲的其他人種交流所致。”
劉傻子教授、張洪德教授、沈明貴編輯、楊揚導游、黃梅導游、王麗君、方艷紅、田幻想、龍小宏、許小玲來到《山海經.海外北經》的地方,對追日的情節印象很深:“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這是一位與日對抗的英雄。在大荒經,將夸父吸收進了巫文化,成了一個巫師:“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青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自量,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將飲河而不足,將走大澤,未之,死于此。”
死于此,是說,有夸父的遺跡。這一段是對夸父遺跡的講述。列子.湯問有一段評論:“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