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銀元,趕快離開吧。”機器人驕子暗示夢弟離開。“我還沒有玩夠,我不想離開。”夢弟十分固執。
這時,來了一個水手模樣的人說:“我幫你們付錢,但是我店里與女人走了,機器人驕子只得跟著后面走。他們不是去商店,而是上船,這船走的華夏海路。“不要怕,我們隨時都可以從船上穿越回到現代社會。”機器人驕子擔心夢弟害怕,為了分散夢弟的注意力,悄聲說道。夢弟對布袋戲的興趣很濃,余興未了,他纏著機器人驕子
給他講布袋戲的傳說故事。機器人驕子只得給他講布袋戲的傳說——
傳說中國明朝年間,有位屢試不中的秀才名叫梁炳麟,他在福建仙游縣九鯉湖一座仙公廟祈求高中后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位老人在他手上寫下“功名歸掌上”幾個字后離去。梁秀才醒后非常高興,認為是及第的吉兆,不料當次應試,又名落孫山。失落之余,他開始向鄰居學習懸絲傀儡戲,并發明出直接套在手中的人偶,憑著他的文學修養,出口成章,又能引用各種野史,馬上吸引了許多人來看他的表演,布袋戲在當地開始風行起來,梁秀才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此時,他才領悟了“功名歸掌上”這句話的涵意。
除此之外,關于布袋戲的起源尚有另一說法,說布袋戲是明穆宗隆慶(1567-1572)年間,福建龍溪縣的落第秀才孫巧仁所創。布袋戲以動物描寫與熱鬧武打戲碼見長,如西游記之孫悟空表演。經過多次變革,1950年代定型的漳州布袋戲,以熱鬧、武打、幽默、神奇、性格多樣化見長,如封神榜、西游記等戲碼。除此,在表演中用木偶模擬穿插魚獸動物,也是北派布袋戲的特色。
機器人驕子介紹說,泉州素有“海濱鄒魯”、“光明之城”的美譽。泉州,周為七閩地,歷年來出土的西周禮樂器和原始壁畫,反映了兩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閩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風貌。
機器人驕子還介紹說,泉州的海外交通起源于南朝而發展于唐朝。唐宋之交,華夏經濟重心已開始轉到南方,東南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宋朝有三大對外貿易主港,分別為廣州、寧波、泉州。
港口的地理便利條件對海外客商來說很重要,北邊日本和朝鮮半島客商希望宋朝主港口盡量靠北,而貿易量更大的阿拉伯世界和南海諸國則希望港口盡量靠南,兩股方向的合力點便平衡在當時地處在南
北海岸中點的泉州,正是這一南北兩面輻射的地理優勢,使得泉州在設立市舶司(1087)正式開港后,迅速超越明州港,后追平廣州港,并在南宋晚期反超,成為第一大港,但廣州仍然是華夏第二大港。
大商船從泉州港出發了,開始幾天,藍天白云,風和日麗,碧波蕩漾,一帆風順。第四天,天氣變了,遇到了臺風。正在這時,遇到了海盜船隊上船來進行大掃蕩,搶了一些東西,機器人驕子幫助船上的水手進行抵抗,還是無濟于事。
海盜搶走了一些東西,離開了商船。臺風加劇,有的海盜船也遭受重創,與此同時,大商船撞上了暗礁,慢慢地下沉。夢弟明白了,為什么那個水手與女子非要請他們上船。道理很簡單,海船在海洋上行駛,命是懸在海浪上的,一般人是不愿意上船幫忙的。
傻子忙著救人,顧不上夢弟,夢弟雖然會游泳,還是嗆了幾口水,于是醒了過來。他發現,是小聰用礦泉水往他口里灌,他嗆的是礦泉水。
夢弟醒過來后,詳細地講述了夢境。劉傻子說:“廣州與泉州,都是華夏海路的重要港口。海路之所以繁榮,是因為孫吳造船業尤為發達,當時孫吳造船業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準,孫吳所造的船主要為軍艦,其次為商船,數量多,船體大,龍骨結構質量高。這對于貿易與交通的發展、海路的進一步形成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孫吳的絲織業已遠超兩漢的水平與規模,始創了官營絲織,而有自已獨特的創新與發展。這也極大地促進與推動了華夏絲綢業的發展。具有了出海遠航的主客觀條件,因而形成東海之路。”
“宋朝年間,華夏人在造船業和航海業上取得巨大的進步,12世紀末,開始獲取東亞和東南亞的海上優勢。宋元時期,華夏的船只體積最大、裝備最佳,華夏商人遍布東南亞及印度港口……華夏進出口貿易情況也值得注意,這一時期,華夏在世界經濟中居主導地位。
宋元時代的歐亞大陸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商品和技術交流。海洋四通八達,技術與市場、原料與商品、生活習俗與宗教信仰、思想與藝術彼此交流、相互影響,從東北亞的日本、高麗,到東南亞各地和印度沿海,乃至波斯灣和東非各港口,已經形成了華夏海路貿易網絡。”計算機姐姐說。
“在新的國際形式下,華夏倡導建立的21世紀華夏海路,是富含軍事意圖與地緣政治意圖的發展戰略。”科學博士說。
計算機姐姐說:“同學們,華夏海路,運送中國陶瓷、茶葉、絲綢到一些國家,具有什么意義?”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