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_d();生物博士王可說,樹木的樹脂成為輕質原油的原料,形成新的石油源巖。由于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巖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巖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多空的巖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人類通過鉆井和泵取,源源不斷地從油田中獲得石油。
米國石油地質學家赫德伯格認為,全球具有含油氣遠景的海洋沉積盆地面積,大約與陸地上具有含油氣遠景的沉積盆地面積相當。
米國石油地質學家..威克斯,早在1973年推測:世界上水深300米以內,海底潛在的油氣資源量,約有1000億噸原油和相當于556億噸原油的天然氣,還有500億噸二次可采原油,以及300億噸重質原油。
“米國石油地質學家是怎樣完成推測的呢?”小燕子問。“科學推測需要確鑿的證據,需要嚴密的邏輯,需要豐富的聯想與想象。2015年,按照第三次石油資源測評結果,華夏目前石油資源,為1072億噸,其中海洋石油246億噸。”王可博士說。
“石油源巖的考察真有意思。下一步,我們去什么地方探險、考察呢?”小燕子問。
王可博士說:“我們將去考察大陸架的奧秘。”
夢弟問:“傻子教授、王可博士,什么是大陸架呢?”
劉傻子說,大陸架的概念,包含兩層有關聯而不同的含義自然的大陸架與法律上的大陸架。它的范圍自海岸線(一般取低潮線)起,向海洋方面延伸,直到海底坡度顯著增加的大陸坡折處為止。陸架坡折處的水深在20~550米間,平均為130米,也有把200米等深線作為陸架下限的。大陸架平均坡度為0~0.7,寬度不等,在數公里至1500公里間。全球大陸架總面積為2710萬平方公里,約占海洋總面積的7.5%。陸架地形一般較為平坦,但也有小的丘陵、盆地和溝谷。
王可博士說,大陸架地理位置示意圖面除局部基巖裸露外,大部分地區被泥砂等沉積物所覆蓋。大陸架是大陸的自然延伸,原為海岸平原,后因海面上升之后,才沉溺于水下,成為淺海。大陸架是地殼運動或海浪沖刷的結果。它大多分布在太平洋西岸、大西洋北部兩岸、北冰洋邊緣等。
海洋爺爺說,在大陸架上有流入大海的江河沖積形成的三角洲。在大陸架海域中,到處都能發現陸地的痕跡。泥炭層是大陸架上曾經有茂盛植物的一個印證。泥炭層中含有泥沙,含有尚未完全腐爛的植物枝葉,有機物質含量極高。
植物學家白教授說,大陸架的淺海區是海洋植物和海洋動物生長發育的良好場所,全世界的海洋漁場大部分分布在大陸架海區。這些資源屬于沿海國家所有。在地理學意義上,大陸架指從海岸起在海水下向外延伸的一個地勢平緩的海底地區的海床及底土,在大陸架范圍內海水深度一般不超出200米,海床的坡度很小,一般不超過110度。
劉傻子說。大陸架上的沉積物幾乎都是由陸地上的江河帶來的泥沙,而海洋的成分很少。除了泥沙外,永不停息的江河就象傳送帶,把陸地上的有機物質源源不斷地帶到大陸架上。大陸架由于得到陸地上豐富的營養物質的供應,已經成為最富饒的海域,這里盛產魚蝦,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儲備。大陸架并不是永遠不變的,它隨著地球地質演變,不斷產生緩慢而永不停息的變化。
王可博士說,我國的黃海和東海的海底基本處于大陸架上。黃海水深一般在50米到70米之間,而東海平均深度也不過100米左右。大陸架的坡度很小,一般在0.1度左右。在我國的黃海和東海的海底地層中,蘊藏著豐富的泥炭資源,這些泥炭就是遠古時大量陸地植物的遺骸生成的。
海洋爺爺說,這說明,遠古時代,黃海和東海的大陸架是一片生長茂密植物的大平原。只是在最近的地質演變中,這片土地逐漸下沉,海水入侵才形成了大陸架。另一個例子是喜馬拉雅山頂上發現了海底的貝殼沉積層。早在幾千萬年前,喜馬拉雅山地區是海底的大陸架,由于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相撞,印度洋板塊進入亞歐板塊的底部,因此喜馬拉雅山地區被不斷抬高。至今,喜馬拉雅山依然在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