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_d();十二屬相石是中國石文化中特有的紀念石。屬相之說與我國的干支紀年有關,即干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與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奇數與奇數相配、偶數與偶數相配,共配成60組,周而復始,循環使用,60年一大循環,12年一小循環。《辭海》稱:“古代數學家拿12種動物來配12地支,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
工藝石其中象形石、紋理石、清供石三類涵蓋了絕大部分石種。如靈璧石、戈壁石、太湖石、昆石、英石、臘石、巴靈石、武陵石、雪花石、大化石、彩陶石、龜甲石、木紋石、九龍壁、貴州青、嶗山綠石、棲霞石、雨花石等等。生物化石類是指:動、植物化石。礦物晶體類是指:綠松石、孔雀石、水晶、螢石等。工藝石類如:大理石、草花石、菊花石、牡丹石等等。那么如此之多的觀賞石,哪些是我們收藏的目標呢?這個就要因人而宜或因地而宜。
所謂象形石指純天然形成未經過人工打磨修飾具有象形特質的奇石。因為象形石非常難得,所以,歷代藏石者都把象形石列為首選。象形石與畫面石的最大區別在于象形石比較有立體感,而畫面石則是畫面感,二者不分誰優誰略,因為它們同屬于奇石的兩個不同種類,沒有可比性。象形石最大特點就是象形,比如人物、動物以及器物等。好的象形石就像是雕塑大家的藝術作品,典雅、大氣,非常有立體感。由于奇石講究天然,象形石更不例外,所以每一方好的象形石都是獨一為二的,這也就奠定了他的珍貴性。此石堅起看象只狗頭,放平象一只花豹。而且整塊石頭,無座而立,于天地間不偏不倚,乃為上佳。
總之,賞石、鑒石、藏石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塊品質優良的天然觀賞石一定是經得起鑒識和推敲的,人為的制作加工終不能登上賞石的大雅之堂。觀賞石的魅力,是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嘖嘖驚嘆。
在奇石大觀園游玩,陶景山院長、李永校長、權耀軍廳長、徐蘭總經理、王杰會長、林正會長等看見三峽奇石店里掛著一幅三峽神女峰的照片。林正說:“我是四川人,每次坐船經過神女峰都要仰望好久,我曾經拍照過這照片多次,每次拍攝的感覺都不一樣。”
傻子夢石說,當年當記者,經常從荊楚到四川,都要經過神女峰,神女景區由“神女峰”“神女溪”“神女天路”3個景區組成,總面積76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區面積5.26平方千米。神女峰又名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神女天下峰,為巫山十二峰之最。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名神女峰。
王杰會長說,奇石巨大的,例如神女峰。奇石大的,例如,京都頤和園里的景觀石,還有蘇州杭州的園林里的景觀石。正是因為巫山神女峰,引起中外游客流連忘返。
于張喜說,你看,神女峰,因其宛若綽約多姿的少女、縈繞著縹緲云煙及神秘浪漫的神話傳說,而被譽為“東方愛神”的象征,屈原、宋玉、李白、劉禹錫、元稹、蘇軾、黃庭堅、陸游等歷代文人墨客及梁元帝、陳后主等,或到巫山,或以此為典,留下詩詞歌賦6000余首。
科普作家李任惠說,神女峰景區保存較好的遺址遺跡有授書臺、古棧道、神女廟、懸棺等。相傳巫山神女瑤姬居住在此處。景區地質構造屬山脈背斜翼部分,由于景區內垂直高差大、地形復雜,呈現垂直分布的立體氣候特征,同時谷內空氣流通受地形影響,形成著名的神女溪大風及特殊的云霧氣候。這里一年四季氣候變換,一季一景,特色分明。春天春暖花開,夏天早晚溫度適宜,秋天有10萬畝集中連片的紅葉,冬天大雪紛飛。景區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是休閑、娛樂、避暑、登山、養生的好地方。
王杰會長說,景區有登龍峰、圣泉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巒峰、集仙峰、凈壇峰、起云峰、上升峰、飛鳳峰、翠屏峰、聚鶴峰12峰,山高谷深,峰奇石怪。水域風光有橫石溪、向家溪、大潔溪、抱龍河等觀光河段,河道狹窄,水流湍急,人跡罕至,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原始森林密集,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獐子、大鯢、貂、鷹等,有天麻、何首烏、杜仲等稀有藥材,珍稀植物有珙桐、銀杏、油杉、中華紋母等。
劉傻子說,古人有“峰巒上主云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每當云煙繚繞峰頂,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紗似的,更顯脈脈含情,嫵媚動人。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后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故名“望霞峰”。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有的若金龍騰空,有的如雄獅昂首,有的像少女亭亭玉立,有的似鳳凰展翅,千姿百態,嫵媚動人,其中以神女峰最秀麗最有名。三峽大壩蓄水后,游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仰頭眺望,才能欣賞到神女的綽約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