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里的時候,劉丹妮的介紹雖然很正常,語氣卻絕對是極力證明自己的清白的語氣。結合陸炎的前后表情不一致,郝武已經對他們的關系已經心知肚明。后來李亞去找郝武,直接點明了要找劉丹妮跟陸炎疏通。郝武更是明白了,陸炎在開發區跟劉丹妮的事情已經是紙里包不住火了。
這一次,接到陳衛東的舉報電話之后,早有心理準備的郝武說道:“你有什么證據嗎?可以拿給我的。”
“我向領導反映這個問題,就是想讓領導查清楚,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了雙眼,看不清楚這個陸炎的本質。”陳衛東在電話里如是說道。
放下電話之后,郝武猶豫了一下,是不是應該把陸炎的事情向徐日成反映一下呢?之所以有這樣的猶豫,是因為郝武并不知道徐日成是不是了解到自己跟劉丹妮之間的親戚關系,如果不知道還沒什么,如果徐日成知道這層關系,那自己隱瞞這件事情不報就不好了。
作為第一秘書,手里當然有權力把應該說的事情向徐書記反映一下,不該說的,一個字都不要提。如果不是事關劉丹妮和陸炎,郝武不需要猶豫,直接就壓下這件事情了。因為陸炎的官職太低,一個小小的副處級干部,輪不到徐日成這個大書記來親自過問。可是,陸炎和劉丹妮這兩個人都是特殊的身份,一個是自己的表妹,一個是徐書記看重的政治新星。
這個電話讓郝武為難了,最后,他還是決定向徐日成匯報這件事。郝武的理由是,即使是陸炎跟劉丹妮有啥貓膩,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前途的。
第一對方現在沒有真憑實據,說的話都是捕風捉影。第二這樣的事只要不鬧大了,就是一個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沒人十分在意男女關系的,他斷定徐書記也不會很重視這種事情。而如果被徐書記知道了自己徇私枉法,壓著對自己的表妹的舉報不上報,那就真是給自己惹下大麻煩了。
徐日成接到了郝武的匯報之后,想了一下,卻問道郝武:“你是怎么看的這件事情?”
徐日成說話,絕對不是隨口問一問。以前匯報類似事件的時候,徐日成也沒有征求過郝武的意見。徐日成今天有了這么一問,郝武馬上知道了,徐日成是知道自己跟劉丹妮的關系的,這就是洞察力。
因此郝武馬上回答說道:“我相信確有其事,劉丹妮是我的表妹,我見過他和陸炎在一起。”他這樣說話其實是捏著一把汗的,徐日成已經知道了他和劉丹妮的關系,郝武這么說是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他明明知道陸炎跟劉丹妮之間有貓膩,就不能裝著不知道,繼續裝下去,就是欺騙徐日成了。
另外一點就是,即使是郝武這樣說了也沒什么大礙。作為省委書記的徐日成要處理一個官員來,憑借的不是傳聞,而是真憑實據。那個舉報人沒有真憑實據,徐日成也沒有根據處理陸炎。陳衛東給郝武打電話說的話都是傳聞,郝武跟徐日成說的話也是傳聞,只不過身份不一樣罷了,都一樣是憑著嘴唇一碰就說出來的。
這也是郝武熟知官場規則才能當著徐日成的面說出“確有其事”四個字來。當時他必須這么做這么說,如果不這樣說,徐日成對自己一定會有看法的,一件事情還沒什么,但是有這么兩三回,徐日成就會對自己失去信任了。
徐日成這樣的人,永遠不要去欺騙他。不要以為自己很聰明,老想在省委書記面前耍滑頭。人家混跡官場多久了?經驗足以把十個郝武埋起來,如果郝武說了假話,徐日成馬上就能知道,這也叫洞察力。
果然,徐日成聽到郝武的話之后,點點頭說道:“兩個人在一起說明不了什么問題,都是些沒邊沒影的事情,純屬捕風捉影,以后這樣的事情不需要向我匯報了,你自己看著處理就行。”
“好的。”郝武應了一聲之后走出了辦公室。徐日成的話雖然是責備的語氣,郝武的心里卻松了口氣,他從徐日成的語氣里知道,自己這步棋走對了,他對徐日成的心態拿捏的分毫不差。
走出了徐日成的辦公室,郝武還在不停地拭擦著額頭上的汗水。看來自己剛才押寶還真是押對了,這件事看似平淡,其實暗藏兇險。
設想一下,如果郝武不跟徐日成反映這件事,后果是什么呢?將來有一天,如果陸炎跟劉丹妮的關系大白于天下,這個舉報人一定會跳出來,說自己曾經打過這個電話。郝武徇私情隱瞞舉報人反映事實的電話就會隨之大白于天下,結果是徐日成對他有了看法。
而且自己才剛剛擔任徐日成的秘書,可以說徐日成對自己還不是很了解,正在試探和觀察階段。剛才徐日成那看似漫不經心的一問,其實就是在考量著郝武,如果郝武裝作和劉丹妮不認識,甚至為劉丹妮開拓說話,徐日成對自己也會有看法。
這是郝武為官之道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個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官場向來就是這樣的,哪怕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他也要跟徐日成反映,并且最后的結果證明,自己壓得寶這次確實也是壓對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