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也一聽這話便知,因為自己很少關注這地方,所以除了楊三郎外,這里的其他人早都已經擺爛了,根本沒有什么查閱記錄。
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此地不受重視,小吏也是拿俸祿上班,天天混日子,你不能要求他們和股東比。
任也并沒有生氣,只蹲在地上,仔細思考了一下問:“那你記不記得,他這幾天都對什么樣的案卷感興趣?”
老翁陷入沉思。
任也盯著他,心說,你要是連這個都想不起來,那我只能把你開了,因為要你一點用都沒有啊。
“嘶……!”老翁心知自己即將失業,腦力沸騰時,突然倒吸了一口冷氣,大聲道:“我想起來了。昨日我叫他吃飯,楊三郎正在查閱兩本案卷。”
“什么?”
任也問。
“《軍議本紀》和《政事通錄》。”老翁仔細回憶了一下:“沒錯,就是這兩本案卷,我親眼看見的。”
“拿來,我看看。”任也起身吩咐。
……
不多時,任也坐在案牘庫之中,開始翻閱《軍議本紀》和《政事通錄》,而這里面的內容,已經不能用枯燥來形容了,可以說是催眠寶典一類的。
武帝四年秋,皇下召,命懷王領兵平南湖之亂。
十月初二,平亂之戰將起,懷王召一眾隨軍幕僚,以及將領十余位,在南湖縣縣衙議用兵之事。
與會者——軍師郎將項康,王府幕僚董成、溫候安、荀非、譚鴻基,青州衛前將軍洪城,青州衛左將軍白征,參將李天鶴……。
辰時初,議事開始。
懷王殿前御史——韓子夫錄。
懷王曰:“南湖叛軍據險而守,糧草充足,諸位可有破敵良策?”
……!
任也耐著性子,大約一刻鐘后,便粗略地翻閱完了《軍議本紀》。
隨后,他眉頭緊皺,又打開了《政事通錄》,繼續查閱。
武帝五年春,三月二十八,懷王欲減少清涼府兵役年限,在府衙中議事。
與會者——軍師郎將項康,王府幕僚董成、溫候安。
……!
武帝五年春,四月初三,懷王再議減少兵役年限一事。
軍師郎將項康,王府幕僚荀非、譚鴻基。
懷王殿前御史——韓子夫錄。
……!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任也坐在案牘庫中,大約用了不到一個時辰,便將兩本案卷,都粗略看了一遍。
他仰面看著天花板,伸手揉著酸疼的眼睛,心中非常迷茫。
這兩本案卷紀要,其實就是古人的會議記錄,且都是以老懷王為主的。這種東西,在現實世界中也有流傳于世的,比如著名的《白虎通》、《鹽鐵論》等等。
從內容上來看,這兩本案卷紀要,根本就沒有任何問題啊,記載的也都是父王跟麾下大臣開會時說的話,討論的議事內容等等。
兩個案卷中出現最多的人,也都是一些早已離世的舊臣。他們要么是自然老死,要么是懷王死后,被景帝清理而死。
比如御史韓子夫,軍師郎將項康等等,他之前也都聽人提起過……
“奇了怪了,這楊三郎查這些東西干什么?”任也坐在椅子上,正耐心琢磨著。
“踏踏!”
就在這時,近衛跑到門外喊道:“殿下,南疆的三皇子派隨從到了府衙,問您什么時候回王府。”
任也緩緩起身:“這就去。”
“是!”
他站在堂中,仔細思考了一下,便沖著老翁說道:“我先走,這里封門,任何人都不能進,而且也莫要聲張這里起火,以及楊三郎之死一事。后面,我會讓人處置他的尸體,還有他的家屬。”
“是,殿下!”
老翁點頭。
任也吩咐完之后,便快速邁步離去。
三皇子急于見他,肯定是有重要之事相商,且與大戰有關,所以耽誤不得。
出了門,任也翻身上馬,帶著近衛向王府中趕去。
不多時,駿馬沖向府城外的官道上,任也抬頭前望時,卻突然身體一僵,毫無征兆地勒緊了馬繩。
“律律……!”
軍馬被勒得揚起雙蹄,發出慘叫。
周遭近衛嚇了一跳,喊道:“怎么了殿下?!”
任也呆呆地坐在馬上,臉色煞白道:“我……我知道楊三郎……沒有找到的……是什么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