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師這兩句話,既暗含科學道理,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很好。
蘇樂文沒有謙虛,只是說這是自己從小養成的說話習慣。
再一個,他認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只有進入真正的課堂,才能對教學理論有真切實用的感悟,才能摸索出更符合時代需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后面三年,在華南師大專業學報上寫過一些文章,盡管發表了,甚至獲獎了,但自己感覺是空對空。
鑒于這些考慮,就想去什么高中一線上課。
康校長又用了句罵人語式表示親昵和贊同。
接著說蘇老師到這兒沒多久,可能是新高一學生回家跟家長說起了蘇老師,神農就有一些關于蘇老師的傳聞,政府官員間有些對蘇老師這選擇的不理解。
傳聞蘇老師在廣東培訓學校的規模不小,他也感覺不好理解,便讓蘇樂文講講那個高考補習班的事。
蘇樂文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