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米在深海潛水中算是一道坎。
因為三十米的水壓并沒有多高,所以對于肺部的壓力也很小,呼吸什么的都不算大問題。
但是三十米再往下的話,就需要掌握平衡耳壓和水下呼氣的技巧了。
一般的耳壓平衡法是,從面罩上面捏住鼻子,使鼻孔阻塞,然后用力吹氣,就能將空氣慣入耳管。
但潛水老手甚至只需要做吞口水的動作或左右擺動下顎,就能夠使耳壓平衡。
侯祿成正是用的第二種方法。
但讓負責陳軒的潛水教練震驚的是,縱使他已經教授了陳軒平衡耳壓的所有方法,卻仍舊看不到陳軒有任何平衡耳壓的動作。
以他的估計,現在應該已經到了海下四十米左右的深度。
這樣的深度,卻不用平衡耳壓,這怎么可能承受的住呢?
但他也沒多想,覺得或許是陳軒的動作幅度比較小,所以自己沒有看到吧。
但其實,陳軒根本沒有做任何平衡耳壓的動作。
這個深度的壓力,對他來說可以完全忽視。
不過,水下呼氣的技巧還是要掌握的。
雖然嘴里喊著氧氣管口,但如果不會水下呼氣,還是會有灌水的風險。
不過,這個技巧對于其他新手來說很難,但對陳軒來說根本沒什么難度。
十分輕松就掌握了。
這下,就該陳軒的表演時間了。
兩腿猛地一瞪。
加速!
眨眼間,陳軒就甩開了身旁的潛水教練。
潛水教練被嚇了一大跳。
雖然之前有在先,出了事情他并不承擔責任,但如果真的出現了意外,那對于他的執教生涯也是一個黑店。
于是連忙全力追趕。
但他驚恐的發現,哪怕是全力追趕,他和陳軒的速度還是越來越遠。
這家伙的下潛速度,怎么這么快?
這還是初學者嗎?!
潛水教練驚呆了,也徹底放棄了追趕。
他看了一眼身邊正在快速下降的安全繩,松了一口氣。
還還在下水前,陳軒是安裝了安全繩的。
于是,潛水教練決定返回甲板。
畢竟除了安全繩以外,陳軒還配備了防水耳麥。
哪怕出現意外,只要陳軒能及時呼救,他就能通過安全繩將他順利拉回海面上。
而等潛水教練剛剛返回甲板上后,卻是看到了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樣子。
他納悶的湊過去看了一眼。
只是一眼,整個人瞬間呆在了原地。
只見顯示器上,代表陳軒的小紅點正在快速下潛!
目前已經到了九十米!
而且這個深度還在不斷增加!
一百米!
一百二十米!
一百五十米!
一百九十米!
這個深度,已經達到了侯祿成下潛的深度!
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難道陳軒是第二個侯祿成嗎?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陳軒要準備上升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陳軒居然還在繼續下潛!
這怎么可能?!
因為侯祿成就是在一百九十米的時候,氧氣瓶徹底空了,而決定上升。
但是根據儀器顯示,陳軒的氧氣瓶容量居然還有百分之十!
每個氧氣瓶的容量都是一樣的。
但陳軒的氧氣瓶在達到同樣深度的時候,卻還有氧氣。
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那就是陳軒的呼吸法,要比侯祿成更加高級有效!
“這怎么可能呢?!”
侯祿成眼珠子都快爆出來了!
他是正宗的撈尸匠。
沒有任何水下呼吸法,能比撈尸匠的呼吸法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