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四合院,陳巖石抓住李縣的手,意味深長道:“小李,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你在仕途,懂得取舍,為平原縣百姓造福。”
“陳老師,今天的一課,將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課,我吃著平原的水長大,我將付出我所有的努力,為百姓謀福利。”
李縣有點激動,在縣委大院,短短幾天的時間里,他看得出,像孟良玉和陳巖石這樣的好官,幾乎絕跡。
接下來,孟良玉揭開一堵墻上的紅布,里面是紅色墻繪,畫著讜徽,還有一些宣誓文字。
“這是我與陳老師每次見面,最后的功課,來,讓我們重溫入讜誓詞。”
李縣也是讜員,心潮澎湃地站在二人的身后,舉起拳頭,跟著莊嚴宣誓:“我志愿加入龍國工產黨......”
宣誓完畢,那輛摩托三輪車來了。
李縣扶著陳巖石上車,借著小院的燈光,他發現陳老師腰帶扣上的一幕。
圓形鐵環,中間是斧頭鐮刀圖案。
李縣驟然想起了梁子臨死前手中緊握的東西,形狀完全相同。
“陳老師,您的這個腰帶挺特別,看著挺有歷史年代感的。”李縣試探著問道。
他想從陳巖石口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哦,小伙子挺有眼光的,我曾在漢東政法大學當過校長,那年有一批優秀老師入讜,我就幫他們特制了這么一款腰帶,勉勵他們不忘初心和使命,我也要了一個,結實耐用,轉眼間都三十年了。”
李縣似乎想到了什么,繼續追問道:“原來是這樣的,咳咳,我們漢東政法大學可是培養官員的沃土,沒少出了官員。”
聽到李縣拉扯到漢東政法大學,陳巖石一下子來了興趣,從車上下來,饒有興致道:“你說這個,老陳我不給你抬杠,其他地方的大官我就不說了,單你們平原縣就有好幾個從漢大畢業的,還有個人,曾經是我們漢大的老師。”
“你們的政法委書記,高贊科,他曾經是一名優秀的心理老師,后來棄教從政。”
陳巖石的話,讓李縣有些吃驚。
原來,高贊科一直都沒有擺脫陳巖石的領導。
陳巖石一直在用更多的時間描述漢大,對高贊科只是點到為止,沒有過多的介紹。
送走了陳巖石,李縣搖著頭道:“一個退休的省部級干部,出行都是租摩托三輪坐,陳老師真是太低調了。”
“陳老師是窮人家的孩子,小時候挨過餓,受過苦,所以養成了低調的性格。”
......
李縣回到家里,已經是華燈初上,晚飯時間。
他趕緊為父母準備晚飯,廚房里的響聲驚動了二老。
李母來到廚房,看到兒子忙碌的身影,心疼道:“縣子,你工作了一天,挺累的,你就教給我這些灶具的使用,我來做飯,再說了,每天中午吃你點的外賣,根本吃不習慣。”
李縣覺得母親說得有道理,畢竟吃外賣不是長久之計,家里的飯菜才養人。
“好吧,我現在就教你使用灶具,你聽好看好了。”
李母并不笨,通過理論和實踐,很快便做好了飯菜,一家人吃得飽飽的,李母特別有成就感。
樓下傳來了熱鬧的音樂聲,李縣拉著兩人下樓,來到小區的廣場上。
好多人在跟著音樂的節奏跳舞,舞姿優美,整齊有序。
“爸,媽,你們想學跳舞嗎?”
李縣這么一問,李母觸電般搖著手道:“這都是城里人玩的,咱鄉下人學不來這個,縣子,你就別難為我倆了。”
“媽,現在隨便拉出來一個城里人,上數到三輩五輩,哪有不是農村過來的?再說了,以后但凡城里人有的,咱們也都有,咱們就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