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方歇,陰沉了許久的天細細地放出了點霞光來,云霧在上方慢慢涌動,與農家煮飯時的炊煙兩相纏繞,端的是一派人間煙火氣。
泥土帶著些濕潤的腥氣,生機繁茂的花樹扎根于此,又密密匝匝地爬滿了院墻之上,在些微霞光的照耀中氤氳出更蓬勃的生機。
披著釣魚翁常用的蓑笠,左手拿著釣魚桶,右手拿著魚竿,身后跟著一只威風凜凜大黃狗,剛剛美美地飽食了一頓的晏瑤英,一派悠然自得地走過略微有些濕潤的鄉道中,不時跟剛食罷了飯食的人家打招呼,這邊“大林叔好,吃了晚飯沒?”
“哎呀趙家嬸嬸,今日可是辛苦了,看您這滿頭大汗的,今晚吃了些什么好的了?”
“寧家妹妹你再不吃快些我可要釣魚回來啦!”
這游刃有余的樣子,儼然是大石頭村最富盛名,人緣最好的晏瑤英宴娘子了。
說來這宴娘子也是個奇女子,她跟父母因為被山匪追殺逃亡至此,一家三口都在逃亡途中受了重傷,幸好被村里的宋大夫給救了,只可惜夫妻二人受傷時間長又疏于醫治,被救下之后高燒流連幾日,最終還是沒撐住咽了氣,只剩下晏瑤英這個病懨懨的小姑娘,宋大夫夫妻倆心善,守著對那傷重夫妻的承諾,到底將這年少失孤的孩子給好好地養大了。
小姑娘晏瑤英在宋家長大,非但繼承了宋大夫那一手可堪圣手的醫術,還繼承了宋家夫婦古道熱腸的性格,宋大夫在時常常跟著他出診,所以也跟著宋大夫將這方圓幾里的地方踏了個遍,人們對她也是熟識,宋大夫走后村民們有些頭疼腦熱的還是習慣性來找這晏娘子出診。
說這晏娘子之所以是個奇女子,還要從她那逝去的夫婿說起,他夫婿也不是別人,就是宋大夫長子,名字叫宋章維的,這宋家大郎是個宿慧的,幼時開蒙就展現出了過目不忘的本領,宋大夫生怕他小人家的受不住這份智慧,從不將這份天賦展示于他人面前,等到了上學堂的年紀,這份聰慧就越加明顯了,與他同級的學子,都難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