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元三年,四月十七。
“陛下,叛軍越過承澤線一路西進,馬上就要打到旱西關了。
”
“一旦旱西關失守,京都就門戶大開了啊。
”
“陛下,北方……”
“南方……”
耐心聽群臣一個個匯報完后,蘇云不慌不忙地說:“工部尚書。
”
“老臣在。
”
“修葺后宮之事還要抓抓緊,盡快完成。
”
此一出,朝堂頓時炸開鍋來。
首當其沖的便是辜一,他悲憤道:“陛下,如今我們已經三面受敵,這個時候您不管朝政反而心系后宮癡迷禍水,會被天下人詬病啊。
”
“陛下,醒一醒吧!”
撲通一聲,都察院王御史直接跪在了地上,帶著哭腔喊道。
“肅靜!”王正平扯著嗓子喊了一聲,朝堂安靜下來。
蘇云緩緩起身,說:“還有一件事,狀元沈仲夏成功治理宏途縣災情返京,如此大功應該要賞才是,如今朝堂還有什么位置空缺啊。
”
見皇帝的心思壓根兒就不在戰事上,眾人心中都十分疑惑。
“陛下,禮部尚有一侍郎的位置空缺。
”
在眾人都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周立庭站了出來。
“吏部侍郎可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啊,直接讓初入朝堂的沈仲夏擔任,會不會難堪其任啊。
”蘇云反問了一句。
周立庭說:“陛下,正因為吏部侍郎職責重要,才能配得上狀元郎的身份,且這次宏途縣災情治理非常順利,百姓們對沈仲夏的評價也十分好,臣以為他能勝任。
”
“這樣啊。
”
蘇云點點頭,看向朝堂眾人說:“諸位愛卿,你們沒有意見吧。
”
皇帝和內閣首輔一唱一和,誰敢有意見?
“既然眾愛卿都無意見,那便這么安排。
”
……
旱西關,往東三十里處。
“吳王,再往前便是旱西關了,只要入了關,我們就能隨時沖擊京都。
”
“沒想到一切竟然這般順利,我們一路過來基本上沒遇到太大的阻礙。
”
“周朝的軍士,竟如此不堪,真讓人唏噓啊。
”
一身盔甲的蕭峰勒馬道:“大家不要掉以輕心,我們一路過來如此暢通無阻,主要是因為蕭御的主力并不在這里,當然,也多虧了潘先生的鼎力相助。
”
潘龍翔,宗師境高手,成名多年,只差一步便可突破至先天境。
吳地第一高手,比名聲的話,甚至要比趙無極和嚴朔還要高一些。
“吳王抬舉了,只要馮仲元不出手,老夫能保證大軍能直逼京都。
”
趙無極和嚴朔已經突破至先天境的消息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也是潘龍翔如此自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