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世家的立足之本便是書籍學識,掌握文化。
若是蘇云將這些東西開放,世家根本被動搖,最多百年,七成世家將會因此而沒落。
“是啊,陛下,若是讓一些刁民習得文化,恐生禍心啊!”
“還請陛下三思。
”
除了周立庭,秦方與吳有承兩個次輔也是不同意蘇云此舉。
“臣認為,陛下此舉,恩于天下,可行之!”
周立庭力挺蘇云。
周立庭出身貧寒,年輕時依附世家才有了讀書的機會,他很清楚底層平民想要讀書認字何其困難。
他也討厭世家對于文化的掌控,但當時又不得不屈服于規則之下。
如今蘇云提出建立私塾,并將私塾學費壓至九成平民能夠承擔的數額,此舉若是能夠順利施行,將會徹底改變世家根深的局面。
身為一朝首輔,他站在景元帝的陣營,自然是希望能削弱世家的力量。
蘇云也清楚,自己提出這個決議必然會否決,他更多的是想要試探一下幾人的反應。
如今看來,想要推行私塾,開放書籍怕是要遭受到很大的阻力。
內閣十一位官員極力否決,蘇云只好退后再議。
此事不能著急,若是真把世家惹急了,集體抗爭,朝堂內外,必定大亂。
蘇云心中暗暗嘆了口氣。
自己在朝堂上的力量還是有所欠缺啊!
開放私塾一事暫時擱淺,蘇云也沒有再提起,轉而又作了一個提議。
“朕還有一事要說,此次科舉,要進行一些改變,不僅要招文臣,還要招一些武官。
”
“我大周以武而立,但近兩年的戰事卻讓朕發現,朕竟然無將可用!”
“一個鎮北王,剛平了南方又去平北方,一年都沒個休息的日子。
”
“萬一哪一天,鄰近三國同時打過來,鎮北王還能分身出去領兵不成?”
蘇云這番話說出來,也得到了內閣所有官員的認可。
蘇云繼續說道:“所以,此次科舉中,朕還要選一個武狀元出來!”
“這武狀元不僅要有足夠的武道實力,還要精通兵法謀略。
”
習得武道的人在大周多了去了,江湖上一抓一大把,但同時懂得兵法之人,就少之又少了。
“此番武舉,面對天下,不管是世家子弟還是江湖人士,包括軍中士兵,只要有長官推薦,便可暫時離軍參加武舉!”
蘇云提出的方案有理有據,也沒有損害到各方利益,內閣成員也是一致通過。
景元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景元帝下令于今年九月開始科舉與武舉。
對于科舉,自然是人人熟悉。
倒是這武舉,瞬間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
尤其是江湖上的人,各個門派對這一事情格外的關注。
景元二年,七月三十日。
數月征戰讓遼國負重不堪,主動發起求和,蘇云派遣官員前往云龍關進行談判。
臨行前,蘇云特意將遼國修仙之法加入了求和條件之中。
在朝廷內外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后宮最近卻是暗潮涌動。
景元帝選秀屬于后宮之事,皇后秦玲瓏作為主使人,于今日中將后宮的幾位妃子喚至了坤寧宮。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