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嘆了口氣,心中五味雜陳。
這市場不光磨人心,還熬人身子。
我點點頭,答應了她的請求:
“身體第一,你先去養好,團隊的事情我們會處理好。等你養好身體回來了,咱們繼續沖!”
送走李娜,我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經超出了我的預期。
接下來的日子里,更多的團隊成員開始找我談話。
他們的理由都不同,各有各的難處,但表達的意思都是一個調調——對項目的未來感到迷茫和不安,心里沒底不踏實。
平日里沉默寡但技術過硬的程序大拿趙雷,這回也開口了。
他告訴我他對于項目的市場前景持懷疑態度,擔心最終的努力會化為泡影;
團隊的財務分析師王莉,因為連續加班導致家庭關系緊張,不得不做出艱難的取舍,最后決定離職;
“加班加到家里都鬧翻了,我也是沒辦法,只能走了。”
還有原本對項目充滿熱情的新人劉浩,也因為市場的冷淡反應而逐漸失去了信心。
“合作方那邊的反應平平,咱們團隊里的人信心快被他們給磨沒了。合作方那邊提出的要求一會兒一改,我的方案都已經改了很多稿了,實在太累了......這項目不做也罷。”
這種消極情緒的蔓延,讓整個團隊壓力倍增。
壓力和緊迫感讓我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仿佛置身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之中。
送走了一個又一個因各種原因而選擇離開的組員后,團隊里的氛圍很壓抑,我心里也不好受。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