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先生身邊,悉心聆聽教誨!”
吳舟趕忙回答。
老先生露出贊賞之色,微微頷首,表示同意了他的請求。
他對于這個弟子的沉穩很是滿意,但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繼續授課。
事實上,起初他前來教導吳舟并非出于本意,而是與太后之間達成的一次利益交換。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察覺到了這個弟子身上的卓越品質。
這位弟子不僅個性沉穩內斂,還極為聰慧!
不管教什么,吳舟都能迅速領悟并融會貫通。
尤其令人驚嘆的是,僅僅經過短短三個月的學習,他便己能夠創作出相當出色的詩詞了!
雖然世人常詩詞乃是小道,但對于老先生這個層次的人來說,他們深知儒家修行最為看重的便是悟性高低。
而一首好詩好詞往往正是作者在對天地自然、人世百態有了深刻體悟之后才能靈感迸發、一揮而就的產物。
所以詩詞寫的好,那就說明這個人的悟性絕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