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里,舒志強基本上每天都要和豫章那邊通話好幾個小時。
除了詢問廠子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以外,就是發工資的時候又到了。
所有的廠子目前的營收算是零食廠最好,畢竟侯敏他們銷售部就帶回來上千萬訂單。
按照百分之三的提成來算,他們團隊這個月就能拿到幾十萬。
至于那幾十幾百的工資和獎金,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值一提了。
隨著提成發下去后,侯敏以及帶隊去豫章其他市拉訂單的隊長都成了萬元戶。
哪怕是普通的銷售員工,這個月也拿了幾千塊錢的獎金加提成。
一時之間,零食廠的銷售部成了人人搶著要進去的香餑餑。
除了銷售部的工資提成高以外,車間的普通工人也差不到哪去。
秉承著多勞多得的制度,幾個車間都列出了幾個干的最多的員工。
那幾個排在第一位的員工,這個月都拿到好幾百的工資和獎金。
在別的廠員工還是十幾二十一個月的時代,幾百塊錢的工資已經屬于天價了。
財務主任和其他會計在將工資表列出來的時候,他們愣是重新算了幾遍。
直到徹底確認無誤,他才忐忑的跟舒志強匯報了一下。
員工這么高的工資,到底該不該發?
“發!為什么不發?”面對財務主任的忐忑,舒志強直接就是一頓訓斥。
既然實行了這種制度,這些工資也是多勞多得干出來的,那就必須得發。
不僅要發,還得給這群排名靠前的發獎品。
排名第一的發電視機。排名第二的發自行車,排名第三的發二十塊錢。
一番制度改下來,整個零食廠都陷入了激烈的歡騰之中。
而那些因為競爭失敗回到培訓班的員工,臉上也都露出羨慕的表情和堅定的目光。
他們看到了舒志強給原本岌岌可危的食品廠帶來勝利的曙光,看到了他兌現的承諾。
所以他們決定,一定要重返流水線上,哪怕是一個最普通的工人。
畢竟就算是普通工人,底薪加獎金也比之前的班長賺的都多。
要說最后悔的,莫過于當初和李朝陽一起鬧事的幾個底層領導。
當得知廠子里工資拿的最多的人,居然有好幾萬后!
他們頓時急的扇了自己幾巴掌,然后迫不及待的求孟穎讓他們回來上班。
只是孟穎并不認識他們,再加上得知幾人當初鬧過事后,果斷拒絕了。
對于這事,得到消息的舒志強夸獎了對方一番。
背叛廠子的人,這輩子都別再想回來。
除了零食廠以外,當屬調料廠的工資獎金第二。
調料廠的絕味十三香,絕望老干媽也都一一上線,并投入市場。
對于這兩款產品的營銷方案,唐佳琪也詢問過舒志強。
但舒志強能聽得出,對方的話明顯里帶著一絲哀怨的情緒。
所以他不敢多聊,安慰一番后表示讓他們把產品正常投入市場就行。
至于營銷方案,他則打了一個電話給報社的廣告部。
現在的余鑫可不得了,明里暗里的身份比趙德勝都多的多。
不僅僅是鐘陵報社的廣告部副主任,還身兼豫章日報,洪城日報的廣告部策劃。
在鐘陵報社做好廣告規劃后,就直接投入豫章日報和洪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