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峰,我們兩家企業,還是先簽關日照公司的股權質押協議!”
確定好投資金額的第一件事,劉克儉便是提起了日照公司的股權質押。
劉克儉對日照投資公司的未來前景,是極為看好的,甚至認為那樣的企業是會成為像香江李家那樣的家族企業。
在回去香江的那段時間里,劉克儉腦海中一直浮現起的畫面,就是島國的夜里,日照公司的工地上,工人們在燈火通明地動著工。
且靜音作為一位普通的島國工薪階層,對日照投資公司是非常認可與信任的。
“好,按照流程來。”周于峰笑語道。
隨之財務的劉萍,劉姐,出示了相關的股權質押合同,而在之前的島國之行中,劉萍參與了一把手與日照公司合作的所有事項。
等到劉克儉讓昆侖實業的商務部確定好合同無異后,他與周于峰分別在合同頁上簽字蓋章,首筆入股的投資正式達成。
“于峰,接下來是昆侖實業的職工投資,首筆是三千萬華夏幣,具體的返利、返利時間,到賬的時間彈性,已經延期的責任劃分與賠償等等條款,我們需要再決定一遍。”
劉克儉又是說道。
“每入資一筆投資金,分別簽訂合同,每一份合同獨立執行。
返利的時間,在合同簽訂之后的第三日算起,因為到賬日照投資公司,也需要時間,而返利的金額,會在次月同日的節點進行結算。
到賬時間的彈性,不超過三天,如果是我們賬戶的原因,超過了規定的時間期限,那這幾天,會以雙倍的分成收益,賠付昆侖實業。
如果是貴公司的賬戶問題,我們將不會承擔任何的責任...”
周于峰有條不紊地細說著條款,劉克儉那邊的團隊也在細細地看著合同,查缺補漏,態度極為嚴謹。
關于三千萬的盈利分成,單單是一個月的時間,花朵集團就需要向昆侖實業支付一百五十萬的費用,而劉克儉個人,就可以從中拿到六十萬的純利。
有日照公司股權的托底,劉克儉愿意去冒險,這也是打動這個謹慎性格老人的原因。
這一些投資金,會在不斷地累積中,增加花朵集團的負擔,但周于峰為了拿回日照投資公司的實質控制權,是必須要走花朵集團的賬目,來作為入股資金。
如果直接讓日照公司來對接這筆投資金,那風險就轉讓到了兩家股東,有著天壤之別,完全是兩種含義,關鍵在于,花朵集團現在有這樣的主動權。
之后,兩家企業分別落下簽字蓋章,兩筆的合作全部達成,在不多時日后,劉克儉就會帶來第二筆投資金。
而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周于峰就要奪走日照公司的實質控股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