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您要是有這方面的想法,我肯定會竭力而為地支持你,幫你多打通一些渠道,這里不是時髦說貨比三家嘛,畢竟...我們可是合作伙伴。”
小林田中的嘴角淡出一抹竊喜的笑容,拿起桌上的眼鏡戴了上去,瞬間睡意全無,且有意將“合作伙伴”這四個字咬得很重。
近一個月的時間里,華夏出現了瘋狂的工業設備引進潮,島國淘汰下來的生產線,正是苦于難以處理,眼下竟然是能夠賣出高價。
而核心部件顯像管還沒被華夏的企業搞定,這一波,讓島國的企業賺足了華夏人的錢。
在周于峰前不久提到引進彩電生產線的意向時,小林田中就為此做足了準備,代表著索尼集團,針對花朵集團的業務發展,做好了策劃書。
“小林先生,感謝了,我這邊預計在二十號之前,去島國考察相關的企業,如果價格、機器性能等各方面都合適的話,當下就可以完成訂單。”
周于峰擺出了企業的態度,而其要求是讓島國的企業合理要價,準備在接下來的溝通,強調這一點,誰知小林田中竟是主動關心地提起。
“周先生,我明白的你的顧慮,但突然有這么多家的華夏企業來搶購我們這里淘汰下來的彩電生產線,購買者多了以后,產品肯定會溢價的,這是正常的市場表現,而我也只能是給您打通渠道,節省時間,并不能決定價格。”
“理解,小林先生,已經非常感謝了。”
周于峰立即笑語道。
“但是,周先生,淘汰下來的產品,在技術上無論如何改進,它始終是被淘汰的,哪怕在短期內可以實現不錯的盈利,但產品是沒有發展的,不會有未來。”
小林田中繼續動容地說著,但其語氣,與平日里是有些細微的出入,似乎想讓對方接受他的某些觀點。
“而且在這種大環境下,技術上沒有創新,在以后的市場飽和之后,會淘汰很大一部分家電企業...”
小林田中的這一番話,周于峰是比較認同的,到了90年代,彩電行業的競爭就更加激烈了,而有很多品牌,就是曇花一現,很快消失在市場中。
“所以,周廠長,您不妨換一種方式,來布局家電行業,至少在技術方面,是要領先于其他企業的。”
“換一種方式?”
周于峰疑惑道,心里也猜想到了小林田中鋪墊那些話的原因。
下一刻,小林田中友善地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
“周廠長,福日電視就是很成功的案例嘛,在81年2月的時候,福建電子設備廠出地、出錢,又提供廠房,而島國的日立公司,出技術、入資,聯合成立了福建日立電視機有限公司。
這可是你們華夏首家華外合資的電子工業企業。
當然,其收益與成果非常顯著的。五個月之后,福日公司的兩條彩電生產線,以及一條黑白電視生產線就正式投產,年產能竟是達到了20萬臺彩電與18萬臺的黑白電視機。”
此時,小林田中的語氣已經變得非常堅定,而他的目的,也已經顯露出來。
“華夏與島國企業的合資,可以說是取長補短,為這家瀕臨破產的企業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特別是電視機生產,大大提高了其質量和生產效率,且也提供了焊工等的就業崗位。
從1981到1983年,福日的利潤增加值,以及年生產力,都超過了百分之九十!這不就是周先生一直強調的,合作共贏嗎?”
小林田中說完之后,兩人皆是沉默了片刻,隨之周于峰問道:
“所以您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