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于峰結束了與陳春先生的電話,高校人才引進的事宜,是想通過這位在五道口職業學校的影響力,來招收一批技術型人才。
相關的座談會已經確定下來,但要從米國的高待遇、國企的好單位里,把人才搶過來,說服工作就變得極為困難,馬上就是畢業季了。
見周廠長剛剛放下電話,張奇志便問了一聲:“好了嗎?”
周于峰點點頭后,張奇志便整理好文件,開始向各位同志做起了詳細的彩電行業報告。
“八四年的統計,城市居民百戶擁有彩電僅為14臺,預計在今年可以達到17臺以上的標準,而農村居民每百戶,擁有的彩電數,不過為0.8臺。
除了長紅這第一家彩電平臺外,魔都牌彩電頗受消費者的喜愛,20寸的一臺彩電,竟是賣到了3500塊一臺,而且人們要想買到這彩電,還要先找關系,走后門,先弄到票才能買上。
這也興起了黑市的上倒賣電視機的行當,不過在工業設備引進潮的趨勢下,企業引進彩電生產線的數量已經有了明顯的增加。
這也會加速人們進行電視機的更新換代,就如收錄機的市場一樣,各種品牌會各地開花,也會在不遠的幾年內,達到產量大于需求的這一情況...”
聽著張奇志滔滔不絕地說著市場分析,周于峰目光盯著某一處,開始沉思“長紅”這一家企業。
在家電競爭白熱化的階段,長紅可是通過價格戰,成為了唯一的贏家,一度在市場上,占據了最大的彩電份額,未來隨時與國外品牌競爭中,跌入了低谷,但也不能否認這家企業的營銷是非常成功的。
而至少在96年,彩電關稅沒有大幅下降之前,長紅一直都是彩電品牌的龍頭。
哪怕是96年彩電業價格大戰的氛圍之中,該企業也能夠以“產業報國”的獨特營銷理念,拉開屬于企業自身的一條銷路。
甚至有了一句至理名。
“華夏每賣出三臺彩電,有一臺出自長紅,有一臺是外國品牌,還有一臺才是其他品牌。”
長紅一致將國內的同行逼到了死角。
而現在,長紅幾乎占據了彩電業的整個市場,可花朵集團連一條生產線還沒有建起來,這就是擺在周于峰眼前最大的難題。
而洗衣機行業,同樣有其他的企業,已經遠遠地走在了前面,這就是“工業設備引進潮”的年代,人們對財富越來越渴望。
等張奇志結束報告后,就要說明前去島國與鷗州的具體時間了,就在這時,辦公室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請進!”
周于峰喊了一聲。
而房門在打開的同時,一道熱情的聲音就已經飄了進來:“誒呦,周老板,好久不見了。”
來的人正是黃立興,昆侖實業集團的負責人,當時把磁帶的技術,賣給了周于峰,而他來這里的目的,是關于港姐的贊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