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你要是這么干,以后可都沒有人愿意給你干活了!”
陸承天是真的很少看到太子吃癟的模樣,這一年來,都是他在倒霉兒子這里吃癟,他更加高興了。
“明天一早,朕要在尚書房看到你!”
小太子這次沒有裝病,而且還非常積極,一大早就去了尚書房,等候太傅的到來。
陸承天收到消息,那叫一個舒心,太子的叛逆期終于過去了,終于又開始進學了。
百官們得到消息,一些中立黨,保皇黨,終于放心了,只要太子肯進學,正統繼位,才是他們維護的禮制!
太傅大人也很高興,畢竟,曾經的太子殿下機敏好學,聰慧過人,近一年時間開始厭學,他也是心痛不已。
這眼下太子殿下又要進學了,他一定要悉心教導,讓太子回歸正途!
一些支持其皇子的官員心里難免緊張了起來,太子乃一國儲君,那是正統,而看這情況,皇上還是非常屬意太子的,又讓太傅教導,這些大臣們自然緊張的不行。
可是誰知道,受各方關注的太子殿下,雖然是一大早的就進了宮,也非常聽話的去了尚書房。
可是吧,結果就一難盡了。
陳南山可是大梁極其有學問的大儒,門生無數,他接到旨意之后,精心準備了次日要上課的內容。
哪里知道,他還沒講幾句內容呢,就迎面來了一大堆的問題。
小太子睜著一雙眼溜溜的大眼睛,一臉誠懇的問道,“太傅,民以食為天,不管什么時候,糧食肯定都是需要放在首位的,孤作為太子,可不能對農事一竅不通,太傅學富五車,博古通今,滿腹經綸,肯定能為孤答疑解惑。”
陳南山一邊笑著點頭,一邊捋著胡須,“太子殿下有何疑問?”
“太傅,你看這百姓辛苦務農,可是,地里的收成有多少,全都是看天吃飯,你如此博學,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陳南山:“……”
他是大儒,不是農科的官員。
小太子一臉憂愁,“還有太傅,大梁耕地如此之多,百姓也都勤勤懇懇,即便是風調雨順,百姓家也難有余糧,一旦有個什么旱災洪澇災害的,基本上杠不過去,最后都是餓死的結局。”
“孤左思右想,也就只有提高糧食產量這一個解決辦法,只要一畝田地上,能收到更多的糧食,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小太子又拿出了認真渴望的眼神,“太傅,你學識如此淵博,一定知道如何提高糧食的產量吧?”
陳南山:“……”
他捋胡須的動作都一頓,有兩根胡須被他扯下來了。
他是一輩子的讀書人,從來就沒接觸過農事,他連地都沒有種過,哪里會知道這些事情?
看著太子殿下那雙真摯求學的眼神,陳南山的心里頓時生出了一股羞愧,作為太子太傅,他竟然無法回答太子的疑問!
小太子還是非常善解人意的,見陳南山沒有回答,他立刻提議,“太傅這些年一直做學問,必定是不熟悉農事,這問題又是如此之難,太傅還是回去多多思考,等想到了答案,再為孤解答。”
一直如坐針氈的陳南山聽了之后,那還等什么,趕快回府研究啊!
萬一下次太子又來請教,他還是什么都回答不上來的話,那也太過丟人了,最起碼,他基礎的一定要了解。
所以,小太子進尚書房待了一刻鐘,就溜溜達達的回了東宮。
陸承天下了早朝,本想著招太傅問問太子的學習情況,哪里知道,太傅已經回府了!
他就上了個早朝的功夫,課程就講完了?
陸承天認真算了算,這還不到兩刻鐘呢?
哪有這么短的課程?
就離譜!
等把人招來之后,陸承天立刻了解了情況,陳南山那可是非常懂得春秋筆法的。
他一方面著重稱贊太子憂國憂民,勤奮好學,善于思辨,一方面說自己學識有限,需要翻閱古籍,仔細研究,這一段時間是不能繼續教太子了。
陸承天能怎么辦?
他只能換一個同樣學識淵博的官員,給太子上課。
小太子最近對種地的熱情極大,眼下正是春耕的日子,他直接在東宮開了一塊地,開始種地了。
就是吧,第一次種地,種菜,雖然他在小超市學了一點,但是吧,真正上手,那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尤其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小太子解決不了,老狐貍父皇又讓他進學,正好了,這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這不一拍即合嗎!
次日一早,他依舊非常通話乖巧的去了尚書房,這次來的是翰林院的學士,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清流。
這位翰林院學士還以為,屬于他的機會終于要來了,畢竟,他終于可以發揮所長,皇上終于看到了他的才華!
可是,當他信心滿滿的去了尚書房,然后就遭到了小太子的連番追問。
翰林院學士遭遇了和陳南山一樣的待遇,同樣的問題,一,怎么才能確保年年風調雨順。
二,怎么能讓糧食增產?
這個翰林院學士哪里懂啊?
單憑他學問再好,這些事情他也是一竅不通啊。
翰林院學士直接就一個原地懵逼,一個字都回答不出來,最后只能一臉羞愧的離開了。
這次可比昨天快得多,昨天一堂課還沒有用得上兩刻鐘,今天一堂課,連一刻鐘都沒用上。
小太子又溜溜達達的回了東宮,繼續他的種地大業。
陸承天知道之后,重復了一遍昨天的行為,再次收獲了翰林院學士對太子一籮筐的夸獎,然后收到了對方請求翻閱古籍,潛心研究的請求。
接下來一連七天,老師一個接著一個的換。
但是對方堅持的時間一天比一天少。
陸承天收獲的眾人對太子的稱贊那倒是與日俱增,他覺得,再這樣下去,他那不學無術的倒霉兒子已經要成為圣人了,沒有人能教的了。
那些站隊其他皇子的文武百官可算是放心了,太傅有了等同于沒有,根本就不用擔心太子會集聚東宮勢力。
而陸承天也堅持不下去了,朝廷里已經沒有大儒能給太子霍霍了,已經有9位大儒整日在家,閉門謝客,潛心研究如何種地了。
他擔心再這樣繼續下去,朝廷里就沒有大儒做學問了,全都被這熊兒子忽悠瘸了,上課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他正尋思著,交給太子一些差事兒,讓他在辦差中學習,哪里知道,就在他磋磨的功夫,這倒霉兒子又出幺蛾子了!
記住本站網址,.xdaujiasu.,方便下次閱讀,或者百度輸入“”,就能進入本站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