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縣距離山城市中心五十公里。
有一條高速道路連接。
縣城不大,跟洪縣的人口規模差不多。
但是發展得比洪縣更好。
縣城周邊有很多大型的制造企業。
是山城的經濟強縣。
楊霄的老家就在龍山縣下轄的安仁鎮。
楊霄一大早搭乘客車抵達龍山縣城。
他沒有急著回安仁鎮,而是來到小姑家的樓下。
關淑云帶他和楊寧回老家,每次都是住在小姑的家里。
楊霄跟小姑比較熟悉。
其實楊鎮南并不是沒管老家的親戚。
只是他沒有親自出面,都是讓關淑云處理家族內部的事情。
比如資助大伯的兒子做生意。
為小姑在縣城解決工作的問題。
老家親戚有困難,楊鎮南表面擺出不想管的架勢,背地里還是暗示關淑云提供幫助。
關淑云沒少埋怨楊鎮南。
這偷偷摸摸地幫忙,出了力還落不到什么好。
在親戚嘴里落下個不好的名聲。
這是何苦啊!
“你是……楊霄?”
楊霄沒有上樓,就聽到身后有人叫他的名字。
回頭看到的人正是小姑楊曉玲。
她的身邊跟著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女孩。
這應該是表妹安怡吧!
楊霄上次來龍山縣還是五六年前,那個時候安怡還只是一個讀初中的小女孩,現在應該在上大學。
她們手里拎著大包小包的蔬菜鮮肉。
這是剛從菜市場買菜回來?
今天大伯不是辦六十大壽嘛,還需要在家做飯?
楊曉玲有幾年沒見到楊霄,從背影看著有些像,才試著叫了一聲,見楊霄回頭高興地說道:
“哎呀,還真是你啊!
瞧瞧,現在都長成大人了,小姑都不敢認了!
快點,跟小姑上樓。”
“小姑,我剛到。”
楊霄上前,從楊曉玲的手里拎過大包小包的口袋,跟著她們回到家里。
小姑楊曉玲只有高中文化,早幾年在南方打工,后來回到龍山縣做生意,餐飲、美容都搞過,不過都沒有做起來,虧了不少錢。
那幾年家里的日子過得不好。
關淑云托關系把她弄到電網公司,隨后日子才有了起色。
因此楊曉玲一家挺感激楊霄的母親。
對楊霄也很熱情。
楊曉玲是二婚,當年生意失敗欠了不少錢,前夫就拋下妻兒跑了,現在的丈夫是縣中學的老師,是個踏實過日子老實人,兩人結婚的時間不長,沒有見過楊霄。
他聽到開門的聲音,拴著圍裙從廚房里出來,問道:
“老婆,來客人啦?”
“什么客人,自己家里人!”楊曉玲領著楊霄進門,對女兒安怡說道:
“傻丫頭,表哥都不認識啦!
還不快給你表哥找一雙你叔叔的大拖鞋來。
這孩子……”
“噢!”安怡把好奇的目光從楊霄的身上收回,從鞋柜里找出一雙大號的拖鞋。
她確實沒認出楊霄。
兩人上次見面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
楊霄如今的變化很大。
楊曉玲拎著口袋走進廚房。
丈夫孫勇看了一眼坐在客廳沙發的楊霄,小聲問道:
“老婆,這又是你家哪個親戚?
空著手上門,真夠可以的!
我啊跟你結婚幾年,到現在見得最多的就是上門求你辦事的親戚。”
楊家在龍山縣的親戚不少。
楊鎮南在蓉城幾乎不回來。
大家都知道楊曉玲跟楊鎮南家的人關系好,能說得上話,有什么事都上楊曉玲家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