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復讓小李開著車就帶著兩人往劉家坡趕去。
路上,王康復不停地問著胡志凱:“胡老師,你剛才說這暖棚有可取之處,那您能向我保證這暖棚是真的嗎?”
胡志凱:“應該是真的,那篇文章我仔細看了一遍。
如果這暖棚真的是那個叫蘇今禾的知青一個人弄出來的,有點困難,因為這些是大學的知識。
蘇今禾背后肯定是有人指點,如果真的是這樣,我想把那人拉進我們的研究所。
但是這個小姑娘我也要,她能在一個小鄉村找到塑料布制作這個暖棚,是個有本事的,我都弄不來這塑料布,我很想知道她是哪里弄來的。
況且暖棚這個技術目前在我們國內很少見,但是不是因為技術難,而是因為材料不足。
做暖棚,需要鋼條塑料布和尼龍繩。
但是在那篇文章里,這個叫蘇今禾的知青,很聰明地將尼龍繩換成了麻繩,也將鋼條換成了樹枝。
這樣一來,成本就降下去了。
這小姑娘,腦子不是一般的靈活啊。
但是這成品最終是什么樣,還是需要我親自去看看才能知道。”
王康復嘆了一口氣:“你平時一直在研究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很多事情你們都不知道。
這個蘇今禾是我們縣今年的進步青年,前段時間表彰大會,是我親自給她頒的獎。”
胡志凱沒想到蘇今禾來頭這么大,他問道:“這個小姑娘做了什么,竟然年紀輕輕就能獲得進步青年的稱號?”
王康復:“我聽說劉家坡今年黃豆豐收,多出來不少黃豆。
原本這事只能劉家坡自己吃一個悶虧,但是這小知青想辦法聯系到供銷社,不知道和孫德民說了什么。
最終孫德民同意讓劉家坡把黃豆做成豆芽,在供銷社售賣。
咱們其縣人能吃上豆芽,就要多虧這個小姑娘。
后來她又幫助溪寧警察抓住了一伙人販子,救了好多孩子。
所以我才決定把今年的進步青年加上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