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數推移,我發現我的出貨量逐漸減少,從一天的一千至一千五,降到了一天七八百,四五百,擺攤到第七天的時候,夜市上終于出現了新的商販,用得幾乎是和我一模一樣的廣告詞,賣得也是質量差不多的錢包,價格還比我低5塊錢。
這天晚上,我在夜市的銷量降到了冰點,一共才賣出去四五十個。
我終于知道姬總說這個東西的生命周期短的原因了,商販們的跟風能力是很強的,前幾天,其他幾個夜市就已經出現用我同樣的廣告詞賣貨的情況了,直到第七天這條夜市才出現,估計也是那些商販怕惹事,但又眼熱的不行,所以扛著壓力過來搶客源了。
我雖然很生氣,但市場經濟就是大家在合理范圍內公平競爭,我總不能因為這種事把人家攤給砸了。
因為事發突然,比姬總預料的十天還提前了不少,我準備提前幾天執行第二套方案。
經過多日的相處,賣烤腸的李大哥,賣襪子的李大姐,還有賣碟的張八喜,另外還有四個人品不錯的商販,都已經與我處成了不錯的關系。
我找到他們挨個聊,說了一個讓他們不得不接受的條件。
我的貨全部以15塊錢的轉讓給他們,且不用提前給我預付款,而是賣出去以后再給我結錢,他們全部以20元的價格拋售,用的廣告詞需要在我之前的基礎上改一下,大概的意思就是之前被老板坑的那個小伙子撐不住了,全部轉讓給了我們,清倉處理,賣完為止,20元一個!
第二天晚上,我沒有出攤,而是假扮成了一個普通顧客的樣子,騎著小電驢把縣城的幾個夜市挨個逛了一下。
不出意外,20元的低價+清倉處理的口號果然吸引了很多新老客戶的關注,那些賣25元質量還不如我的商販直接賣不動了,和我同一條夜市叫灰貓的商販,我一晚上沒見他賣出去一個。
此時的商販們很難受,我已經找淳子大概了解過市場,這些人的錢包樣式不是從南方進的,而是從泉城的批發市場來的,成本要高出不少,接近20元的樣子,主要就是靠走量賺錢,如果量走不動了,那注定得賠錢。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