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尊大佛的藝術性不談,光高就有17米,足有六七層樓那么高。一尊大佛尚且如此,對她來說極為重要的九鼎,又怎么會小氣。
史書記載,為了造這九鼎一共用了銅五十六萬七百一十二斤,換算成今天的單位,相當于330噸。
以古代的冶煉水平,差不多是一座中型銅礦的產量。
鑄造完成之后因為這九鼎實在太大又太重,所以是用了大象和拱衛皇城的禁軍,才從玄武門外拉到通天宮里。
為了給拉鼎的將士鼓勁,武則天還非常有特色的做了一首“曳鼎歌”,讓群臣士兵們唱著這首歌,將九鼎拉入明堂。”
歷史記錄有時候會夸張,例如戰國時期,動輒死傷百萬,但看過實物的齊鳴能確認。
雖然有所偏差,但那尊<少陽鼎>,至少也有十幾噸左右。齊鳴敢說,這是目前有據可考,最大且最重的銅器。
在近1400年前,華夏能完成這樣的銅器,不單單是一種榮耀。它還從側面證明當年冶金煉礦等工藝的輝煌,是重要的歷史研究材料。
聽完解釋,幾人也明白齊鳴不是開玩笑。
張奧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十多噸的大家伙,光是想想就霸氣十足。
但又有一個問題,出現在他腦海,緊接著脫口而出問道:“這么重,他們怎么運過來的!”
“切割。”
齊鳴嘆了口氣:“按貝塔的說法,這大鼎是從一座唐墓中發現,他的曾祖父從盜墓賊手上秘密買下。
為了運出國,他們把少陽鼎切成了好幾塊,我看到的實物上還有焊接組裝的痕跡。”
民國中后期,其實已經開始重視文物的保護,所以為了盜取這些華夏瑰寶,洋鬼子和盜墓賊們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有這遭遇的也不止少陽鼎。
齊鳴在心里合計,回國后怕是還要找一個青銅器修復的專家,重新修復。他是沒這方面人脈的,只能再找師傅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