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點。
這地方的歷史甚至比景德鎮還要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秦時期。
而從唐朝開始泉州更是一躍成為華夏在南海區域,最重要的對外出海口,等到了宋元,泉州更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大港。
等到明清,即便全國上下推行閉關鎖國,泉州還是官方指定的對外交易口岸。
可以說不管朝代如何更迭,皇權和政策如何變更。泉州都是華夏和外界交流的一處踏板,至今未變。
齊鳴來這兒最主要的目的是為即將開業的古玩店進貨,進一批貨真價實的古董瓷器。
現如今收藏市場火熱,古董藝術品價格節節攀升。人性貪婪,了解其中關節的都想乘著這股東風,分一杯羹。
所以市場上假貨橫行,想要一件真古董都難,更別說一批了。但泉州這地方還真有一個能夠收獲大量古董的途徑,那就是海撈瓷。
海撈瓷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從海里打撈出來的瓷器。
古代的氣象勘測,造船技術,航海技術并不成熟,所以有大量滿載了瓷器,茶葉,絲綢的商船因為觸礁,臺風或者海盜等原因沉沒。
絲綢和茶葉經不起時間和海水的摧殘,早就腐爛消失,而瓷器不會。而且這種商船的瓷器儲量往往十分驚人。
例如在道光年間,從福建廈門啟航的泰興號,這艘18米長的大船,在途經印尼的時候觸礁沉沒,當時死亡了1600多人,所以得了個外號:<東方的泰坦尼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