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會兒,林軒就看到了個好東西,做工精巧,器形特別,要不是知道這兒擺著的都是高仿。他用挑刺兒的心態去看,還真有可能看走眼。
“你都能看出破綻,那跟連師傅做的東西還是有點差距的。”
齊鳴走近前,從博古架上拿下了這東西,搜腸刮肚的想了很久,才認出這就是個<賁巴壺>。
這東西是藏傳佛教的東西,翻譯成漢語就是<軍持>,賁巴在藏語里的意思就是<瓶>。中原佛教里,軍持的作用就是用來洗手,以示虔誠。
而藏傳佛教里,賁巴壺的地位就要高不少,是宗教儀式中的一種禮器,雖然作用也是凈手,但不是誰都配用。
西藏那邊,一般是用金、銀、銅制作賁巴壺。直到清朝乾隆時期,乾隆皇帝信奉藏傳佛教,他派人照著同志賁巴壺的樣式,讓景德鎮御窯廠燒出了瓷質的賁巴壺。
東西做出來后,除了作為宮中佛堂的法器外,也用來供朝廷賞賜給西藏和內地的佛教寺院。除了這些用途,乾隆皇帝還開啟了帶貨模式。
乾隆皇帝祭祀泰山岱廟時,就曾進獻過賁巴壺。還把賁巴壺當成禮物,贈送給曲阜的孔廟,用這種方式推廣藏傳佛教。
齊鳴拿起賁巴壺,翻看底部,果然落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書款。
除開落款,這件瓷質賁巴壺造型別致,洗口,束頸,球形腹,高足微撇,腹部有龍首形的壺嘴,彎曲向上,端莊雅致。
壺身通體以粉紅釉為地,裝飾西番蓮紋和八吉祥紋,紋飾繁復,中間還夾雜了多種輔助紋飾,工致殊常,鏤金錯彩,鮮妍奪目,色極妍麗,盡顯乾隆的富貴之氣。
不止是林軒,哪怕齊鳴自己,如果不是先入為主的認定了這就是仿品,也很難看出破綻來。尤其是壺嘴的龍頭和底款。
猶豫了下,齊鳴還是開啟了望氣術,這一看倒是又讓他吃了一驚。
這件賁巴壺是真假摻半,他看中的壺嘴和壺底是真的,其他部分則全部是假的,一件東西用了揭底和補釉,這也就難怪迷惑性會如此之大了。
有了這個前車之鑒,齊鳴干脆開著望氣掃向四周,放眼望去,數十道歲氣貴氣,從博古架上的東西上裊裊升起。
這兒不少東西,居然都是跟他手上的賁巴壺一樣,都是拼接貨。
“看來這位黃姓大師,是找出了個新路子啊。”齊鳴忍不住感慨了句。
景德鎮從元朝起就是官窯中心,官窯要求高,所以燒出的瓷器但凡有些許的瑕疵,都會被敲碎掩埋。現今景德鎮各處還會時不時挖出不同朝代的大量瓷片。
而這位黃大師這是另辟蹊徑,把這些瓷片給利用了起來。
心里這么想著,一股歲氣引起了他的關注。其他的歲氣大部分是明清,而這道歲氣明顯高出一截,能到北宋了。
將手上的賁巴壺放下,齊鳴循著歲氣,找了過去。
林軒見他那副瞇著眼摸索向前的樣子,也跟著小龍一起,好奇的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