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絡時代,這種消息第一時間傳遍華夏,立刻引起了華夏各界的震動,但這畫風嘛多少就有點偏,從開始驚喜于國寶回家,到后頭就開始質疑起相關部門的失職。
國內明明有那么多家博物館,人家為什么寧愿捐給港島的,也不捐給你,還不是這些人尸位素餐,站著茅坑不拉屎,尸位素餐嘛。
當這一波波的批判傳到文物局蔡局長耳朵里時,他的眉頭直接皺成了個川字。他的頭銜前頭是加了華夏二字,卻唯獨管不了港島的。
更關鍵的是,這么大的事情,事前居然一點風聲都沒有,讓他們一點準備都沒有。沒辦法,他只能一個電話打去了港島主管博物館與文物的文化事務部。
好一通寒暄后,才從這位部長口中套出,是一家名叫港島印象的博物館,成立還不到一個月。
蔡局長輕敲額頭,這頭更疼了,這消息要是傳出去,可想而知,那罵的估計更兇。他能想到的辦法,就是趕緊聯系這家港島印象博物館的負責人。
看看能不能從這兒有所突破,不管是購買還是租借都行,如此才能堵住這悠悠眾口。
只是他才拜托下頭的人去調查這位負責人,捐贈發布會就開了,而且到場的某人,還是他的老相識:楊朝明。
看著坐在寫著港島印象銘牌后,一聲深色西裝滿臉肅穆的楊朝明,蔡局長就有點咬牙切齒,暗罵這老狐貍是真的老奸巨猾,偷偷摸摸的就把這種大事給做成了,事前居然一點消息都沒露。
不止是蔡局長,凡是關注著這次捐助的國內收藏界人事,歷史愛好者們看到楊朝明上臺時,都驚的不輕,尤其是馬老那一批跟他相熟的老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