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姜,春秋時期齊國的公主,她父親是齊國國君齊僖公,這位在華夏歷史上聲名不顯,估計沒幾個人知道。但宣姜的兄弟大概人人都知道,便是史學界公認的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齊鳴現在還記得,高中語文里就有一篇課文是《齊桓公求管仲》,當時還要求全文背誦。
而這宣姜,其實在史學界的名氣也不小。《詩經》里的《詩經·鄘風》,《墻有茨》,以及《君子偕老》,內容都跟宣姜有關。
只可惜,3首詩里,有2首都是在罵她的。這也是她沒能被寫進歷史課本的原因,名聲太差了。
現在喜歡歷史的人點評各朝代,喜歡用這么個短句概括:臭漢、臟唐、宋埋汰、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
其中臭漢和臟唐,宮闈雜亂骯臟甚至罔顧人倫。但這都是宣姜玩兒剩下的。
宣姜是當時出名的美女,又是齊國公主,名聲在外,地位超然。但這種王侯女子,自然逃脫不了聯姻的命運。
她當時被許配給了衛國的太子:公子伋。
結果成親時,當時衛國君主,衛宣公看上了宣姜的美貌,截胡了自己兒子,拜堂成親。這情況,基本就是春秋版的李隆基和楊玉環。
婚后,宣姜生下兩個兒子,公子壽和公子朔。明明是一個媽生的,但兩個兒子秉性卻是大相徑庭。
公子壽謙和有禮,公子朔卻是陰險狡詐。
為了爭奪王位,公子朔甚至向衛宣公造自己母親的黃謠。大致意思就是,當時的太子伋和自己母親曖昧不清,并且任然怨恨當年的奪妻之恨,有謀反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