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干擾,齊鳴也是沉下心,細細觀賞起這只銅鎏金的小鼎來。
從工藝上看,這小鼎用的是典型的鏨胎琺瑯工藝。這種技藝是在金屬胎上鏨出花紋,使紋樣輪廓線起凸,然后在它凹陷下去的地方填充琺瑯藥料,再經過焙燒、磨光、鍍金等步驟,最后才能呈現出,像是現在這種,類似寶石鑲嵌的效果。
眼前這只鼎的制作技術熟練,鏨活勻細,琺瑯的粘著力較強,不見任何的脫落。
蓋頂是銅獅鈕,前爪按繡球,張口聳耳,可愛之極。爐沿陰刻了一圈回紋,用雙龍作耳,龍口銜環。爐身是大片的纏枝蓮紋,琺瑯釉哪怕是在這略顯昏暗的客廳里都好像是珠寶一樣,燦若明霞,鼎足出于獸首口,整體氣勢威嚴,奢華富貴凸顯出一股子皇家之氣。
從風格,技藝,和爐底的刻文看,這就是乾隆的東西。但他琺瑯相關的知識,也才學沒多久,屬于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
是真是假,還得用望氣術看過了再說。
齊鳴凝眉注目,望氣術開啟,但一瞬間他看呆了!貴氣且不談,這歲氣是什么鬼,居然到宋了!
琺瑯技藝是明朝景泰年間傳入的華夏,景泰是大明戰神朱祁鎮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鈺的年號。光從時間線上,少說也差了將近兩三百年,更別說乾隆年制那幾個明晃晃的大字了。
這里頭解釋不通啊!
疑惑之間,齊鳴捧起了爐子,想著拿近了再看看,或者掀開蓋子看看是不是里頭還有東西,影響了判斷。
結果,當他捧起爐子后,視線里的歲氣和貴氣一下子分成了兩股,一股是他手上的小爐子,看歲氣這還真是乾隆年的東西。
而另一股,更加濃郁的則留在了茶幾上。齊鳴第一感覺是這世界太瘋狂,一個宋代的玻璃茶幾是什么鬼!但這想法出現的瞬間,就被他多年學習積累下的常識給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