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討好皇帝,這些官員除了購買,還會公然向外國商人索賄鐘表,以至于后期來華的外國商人都會帶上鐘表。
看到清朝政府如此喜歡鐘表,這些外國商人甚至直接在華夏開設了鐘表作坊,所以到清中期時,皇室和高級官員,基本都以鐘表作為計時工具,壓根就是不是電視劇里那種抬頭看太陽,來判斷時間。
楊朝明站起身,將那盒子拉近些后,湊近了仔細查看起來。齊鳴也跟在一側,只不過他偷了個懶,為了印證剛剛兩人的話,他直接開啟了望氣加透視。
從歲氣看,年代沒錯,能到乾隆中期,至于為什么落的是乾隆80歲時才刻的印,也不難理解。
這畢竟是外國貨,看風格造型也不是乾隆定做的。所以送到乾隆手上前,這座鐘的就已經存在也沒什么奇怪的。
而且通過透視,齊鳴也看到了內部的機芯,跟鄒老板說的一樣,機芯上泛著鋼材那種銀色的光澤。
這種鋼材,清朝要有,也不至于被那群洋鬼子給輪流欺負,所以機芯是近代的無疑。
年代沒問題,但這座鐘的貴氣的問題就大了。
因為,如果按紫氣的濃度來排序,最最濃郁的居然不是打上了乾隆印章的鎏金鐘身,而是那尊只有20多厘米寬10多厘米高的青銅雕像!
如果把雕像的貴氣,和他見過的東西做對比,其珍貴程度比之他從日本鬼子手上換的那件銅胎琺瑯器都要濃郁數倍。
這tm的什么鬼,要知道那件琺瑯器,小鬼子張嘴就是3千萬,那這尊雕像,豈不是要上天,一個億都打不住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