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都來了,老周也不能趕人,畢竟住的起這小區的,貴不貴不知道,但肯定富,維護好了也是條人脈。
沒一會兒,老周提著盒子就下了樓。
看紋路,這盒子居然還是黑酸枝的。雖然名字里帶黑,但這其實是黃檀木的一種,也是國標紅木的一種,常用于家具上。
而且表面雕龍畫鳳,透著股匠氣,絕對不是機雕的東西,搭配個紅銅鎖扣,光這盒子怎么都要好幾千了。
包裝如此精致,齊鳴也對里面的東西有了期待,而當這老周打開盒子時,他總算明白為什么一定要用黃檀屬的黑酸枝了,因為這里頭居然是件黃釉瓷。
老周很滿意齊鳴眼神里透出的驚訝,他自得的翹起了二郎腿,伸手示意齊鳴自便。
齊鳴小心的從盒子里捧出梅瓶,將它穩穩的立在了桌上,而后拿出手電,沒看瓶身,沒看瓶底,反而是直接從瓶口照了下去。
透過窄小的瓶口,齊鳴勉強看清了內部的顏色,這下倒是真讓他吃了一驚,這居然還是件里外全黃的精品。
黃釉瓷最早的著色劑用的是鐵,在自然界,鐵并不是多稀有的金屬,所以商朝的青銅器上就有黃釉的裝飾。
等到明清時,黃釉瓷的燒制就已經成熟,只是因為黃與皇同音,黃色從明朝起就受到了嚴格的管制。
朱元璋登基后就曾下令,民間乃至官員,不得私自使用,玄,黃,紫三色的物品。
所以明清時期,黃釉瓷就成了皇家瓷器的代表,民間不得仿制。
這項規定執行的有多嚴格?
在《明英宗實錄》里有過記載,正統十一年也就是1446年時,江西饒州府有人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瓷器。最后的處理結果的原文是:首犯凌遲處死,籍其家資,丁男充軍邊衛,知而不以告者,連座。”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黃釉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