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行里叫鑲活,也就是書畫最外圍的那圈裝飾。
普通的鑲是在畫的外側粘貼一圈5厘米寬的鑲料,這鑲料可以是紙,也可以是布,顏色紋樣,看物主喜歡。
而齊鳴這幅是另一種鑲嵌手法,它是將整幅畫鑲嵌在了一卷綢布上。而那幅畫,則被藏在了原畫和綢布中間的空隙里。
所以當唐師傅用刀小心的割開綢布和原畫的粘連處,那幅藏畫便直接露了出來。
“唉,可惜了,還以為能給你們露一手,表演下揭畫的。”唐師傅難得的開了個玩笑。
幾人笑過后,便都湊了過去,看起了這幅畫。
這是幅水墨山水畫,但齊鳴感覺這畫上的山水跟他看過的大部分山水都不同,透著股細膩。
咱們華夏的畫家,畫的水墨山水,往往是大山大河,大片留白,以體現一種云蒸霧裊,氣勢磅礴的感覺。
這其實和當時流行的風格有關,更和畫家身份有關。今天咱們稱他們是畫家,但放在古代,畫畫真的只是他們的愛好,頂多算個副業。
例如號稱六朝丹青的顧愷之,他是東晉貴族出身,曾任參軍、散騎常侍等職,本職是個將軍。
還有唐代田園詩,文人畫的開創者,號稱詩畫雙絕的王維,人家是進士出身,官至尚書右丞,正四品,是尚書省的3把手,權勢滔天。
這種例子數不勝數,畫畫對他們來說只是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而他們的身份地位眼界,也決定了他們筆下的山水自帶了一種大氣。
x